熱門:

2015年1月13日

陳景熹 物理治療

腰背痛與髖屈肌

在物理治療的角度,處理腰背痛症時,治療師要時刻留意病人肌肉的繃緊程度,因為假設病人有關節錯位,要成功復位而且效果得以持續,必須把肌肉先放鬆。若然肌肉太緊,便有機會復位失敗,甚至拉傷其他軟組織,得不償失。

有什麼肌肉要放鬆呢?首當其衝當然是腰背部的肌肉,例如背闊肌、豎棘肌、腰方肌等,其次是臀部肌肉,好像股大肌和梨狀肌,還有位處大腿後的膕繩肌,同樣重要。把這些肌肉拉鬆,對紓緩腰背痛有很大幫助,因為肌肉鬆了,關節的壓力也少了,但有些時候,就算把上述的肌肉都拉遍了,腰還是痛,為什麼呢?

腰部有一組肌肉,屬於深層肌肉,連接着腰椎、盤骨和大腿。這肌肉位於前方,被腹肌和內臟包圍着,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了它,但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髖屈肌。

髖屈肌其實是一個統稱,連接着腰部的名為腰大/小肌,它與髂肌合組成為腰髂肌,由腰一直伸延到大腿,主要負責屈曲髖關節,或在站立的時候把腰骨向前彎曲,而單邊發力的時候則負責側彎腰椎。除了這些動作,髖屈肌亦是維持我們腰椎和盤骨前傾的主要肌肉,讓腰椎和盤骨處於理想的位置,使我們站立和運動時,肌肉力量可以運用得更好,更有效。

當我們長時間坐着工作,這肌肉便長期處於縮短的狀態,容易繃緊,導致腰椎和盤骨過於前傾,令腰椎關節和椎間盤受壓,久而久之,便形成腰背痛或更嚴重的坐骨神經痛。要避免這肌肉繃緊,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減少長時間坐着,坐一至兩個小時便站起來,改變一下姿勢,讓肌肉放鬆,而站立的時候,亦應避免腰椎和盤骨太過前傾,如果坐得太久,那便必須要做這肌肉的拉筋動作。

拉筋方法有很多種,最基本的是單膝跪下,把拉的腿放在後方,前腿往前壓,令後腿髖關節後屈,軀幹挺直,這時腹部和大腿前上半部應感到拉扯,把拉扯的感覺維持15秒,每邊重複十次,便可以把肌肉拉鬆。

最後,提提讀者,單膝跪下時,地上一定要鋪軟墊,要不膝蓋痛就麻煩了。

作者為註冊物理治療師

恆峰復康治療中心

隔周二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