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9日
徐太有一名四歲的孩子叫明仔,媽媽說他一向睡得不好,最可能的原因是他的皮膚敏感痕癢。明仔身體基本健康,只是從一歲後開始才有皮膚敏感的問題,徐太說她們已經帶孩子看了很多西醫,什麼藥膏、口服藥和洗澡方法都試過,但是情況只是反反覆覆。後來朋友說中醫好,她又帶明仔去看了半年多,而情況沒有特別的進展,結果,在失望之餘,她寧願到政府專科門診輪候,在一次朋友聚會中,徐太與我談及孩子的情況。原來,徐太心中很害怕用藥,怕的是無形的副作用。類固醇固然是不能夠長時間使用,就算是口服抗敏藥也是可能被依賴的東西,所以就算醫生處方的治療,徐太也不會百分百跟隨,可能甚至只做三分一。另外,媽媽有時篤信偏方,喜歡民間療法,因為她覺得效果慢一些,但是沒有副作用,可惜,她未能找到一種這麼理想的方案。
我心知徐太有根深蒂固的想法,所以我用了近來其中一個最流行的話題:香港警察的防暴方法。根據警方表示,他們會依次序使用圍欄、胡椒噴霧、警棍及催淚彈,控制混亂場面。這種「遞升式」控制方法的原理,也可用在濕疹治療上。
圍欄 = 避開可能的致敏源,例如塵蟎、 霉菌等
胡椒噴霧 = 每天多次使用保濕乳霜
警棍 = 服用簡單的抗敏感藥
催淚彈 = 使用醫生處方的類固醇藥膏
當中有其優點和缺點,只要用得其所, 便不須擔心副作用,此外「遞升式」的意思是一個方法不行,就加多一級的方法,而非只選其中之一。當然,基於專業人士的意見,必須百分百跟從,而非自己根據個人的喜好或見解改變,最後不是每個人都可用自己方法,在未找到自己認為好方法之前,請先用別人循用已久的方法。經這樣的比喻,徐太似乎明白不少,與其四處找人問,不如堅持一些沿用已久的方法,三個月後徐太告訴我,雖不是完全復元,但是的確進展不少。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逢周二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支架選取視乎病況意願 |
上一篇: | 慈禧「養生秘訣」——蘿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