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住在美國多年的朋友回港飲結婚酒,看到筆者用的「單反」相機感到興趣,問現在賣價如何。日圓滙率雖然下滑不少,正是買「水貨」的好時機,想也不想,便帶朋友到旺角選購。旺角雖說是「佔中」運動的中心,但其實只佔一個亞皆老街/彌敦道街口,由火車站步行至西洋菜街、豉油街等暢通無阻,兩下子就買了相機及鏡頭,再帶他去吃壽司。
朋友看到菜單,說:「香港的壽司店為什麼有這麼多種魚?在美國只有幾種啊!」
被朋友一說,也就仔細一看,發覺真的有很多種,自己從來不點,也就沒有留意了。遊客到東京築地吃壽司,普遍只會點最貴的材料,如帶子、大拖羅、海膽、三文魚子等,但其實菜單還有很多別的東西,日本人到壽司店,通常不會像遊客般獨沽一味。於是朋友就問,那麼,要不要點些冷門的壽司呢?
中日口味各有千秋
我說:「當然不要。」為什麼呢?以前在日本居住,除了吃拉麵,就是吃迴轉壽司,吃多幾次,差不多把菜單上的材料都吃過一遍了,自然記得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在此不妨列出一些日本人會點,但港人未必喜歡的品種:
一、光物——光物,通常是指白身魚,因皮滑反 光而得名。這些魚不貴,但很腥,有些時候會用醋醃製或伴薑辟味,如小肌(Kohata)、沙甸魚(iwashi)、鰺魚(Aji)、鱵魚(Sayori)、秋刀魚(Sanma)等,其中筆者只好秋刀魚,因為秋天時實在很肥美。
二、新香——就是醃菜的意思,日本人的醃菜味淡,不如韓國的泡菜味重,如青瓜、小黃瓜壽司等,坐飛機到日本吃小黃瓜,好像有點可憐。
三、軍艦——軍艦壽司不一定是海膽等貴價貨, 軍艦卷難吃的有滑溜溜、像生白飯魚的白魚(Shira-uo)及只有羔沒有味道的螢光魷魚(Hotaru-Ika),筆者不敢恭維。
朋友聽了筆者所說,再看看菜單,說:「你說不名貴,但這些魚的價錢比三文魚還貴啊!」近年,香港的壽司店為了搞「噱頭」,開始進口一些冷門魚類, 可能來貨不多,在日本的便宜貨,來港後居然就變了貴價貨了。在日本不好吃的,來了香港也不會變得好吃,當然不點。美國壽司店買不了那麼多種不同的食材,只好在卷物壽司中動腦筋,加州卷、費城卷(加了忌廉芝士)、蜘蛛卷等都是美國發明,點了些三文魚及加州卷給朋友吃,吃得很滿意就走了。
冷門魚類搞「噱頭」
吃飽後,我告訴朋友,他愛吃三文魚,應該要到日本試試高價貨「鮭兒」。「鮭兒」是三文魚的幼魚,每年只有秋冬兩季才有,一萬條三文魚中據說只有一兩條,年前到北海道小樽的壽司店吃過,店長還出示標籤認證,一件壽司售價比吞拿魚大拖羅還要貴!
朋友說:「我住在加州,怎像你,可以輕鬆說飛到北海道吃壽司呢!」
說的也是,香港離日本這美食天堂這麼近,真是福地,移民到海外的朋友,只有羨慕的份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年度最大型巡遊嘉年華 |
上一篇: | 劇壇豐盛十一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