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本月18日正式宣布會解散國會眾議院,並定於12月14日舉行補選。根據安倍的講法,解散議會,是為了向日本國民取得延遲增加消費稅的支持及對他自己推行的「安倍經濟學」的肯定,若果自民黨選戰不利,輸掉現在持有的過半數席位,他自己將會辭任首相云云。
權力核心現龜裂
有評論認為,安倍這次提前舉行大選,是經過深思熟慮,要殺在野黨們一個措手不及;實際上,由於距離大選日期不夠一個月,在野民主黨已表明只有足夠資源及人手於全國一半選區參戰,其他黨派備戰情況更是糟糕,驟眼看來,安倍的策略好像是成功了。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安倍自己其實對增加消費稅一直持觀望態度,但是執政自民黨內有很多聲音不願意延遲至2017年加稅。最近個多月,安倍一派強調要審慎考慮,另邊廂,黨內重鎮如財相麻生太郎及黨幹事長谷垣禎一等卻不斷向傳媒放風,說加稅一事勢在必行,就已證明了自民黨的權力核心已出現了龜裂。
在議會制裏,通常只會在政策及法案不能通過,政府陷入裹足不前狀態的時候,執政黨才會宣布解散國會,推倒重來;自民黨現在在日本兩院都持有過半數席位,其黨魁卻選擇冒險解散國會,就說明了,安倍他自己,可能已經駕馭不了自民黨這行政機關了。
既然駕馭不了,安倍就應該把反對勢力點名,好讓選民在選舉中把他的政敵翦除,可是依賴黨內派閥勢力而站穩首相席位的他,卻好像沒有這樣的勇氣。
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於2005年就曾因黨內外不支持他推行的郵政民營化改革而解散國會;解散後,小泉把自民黨內的反對勢力逐出黨,並招攬新議員到反對勢力的選區中角逐,實行斬草除根。當時的自民黨元老對小泉的鐵腕政策恨之入骨,可是選民卻甚為受落,結果自民黨於選舉中順利大勝,郵政民營化方案也就在國會通過了。
共患難不共富貴
出身派閥的安倍,自然不會像小泉一樣心狠手辣對付黨內異己,結果這次選舉,既沒有爭議性的議題(沒有國家的人民會願意加稅),也沒有兩黨之爭(日本反對黨仍然是一盤散沙),就成為了自民黨黨內爭權的一場鬧劇,要日本選民來評理。日本的政客,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沒有反對勢力追殺,政權穩定下來,就開始個個覬覦首相的寶座了。外國人到日本,常以為日本文化重「和」,不愛紛爭;看看這次自民黨的權力鬥爭引發選舉,就知道,受儒家教化前的「下剋上」心態,其實一直都埋藏於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Aigle秋冬功能組別 |
上一篇: | 思潮作動十個標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