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1月7日

香睿剛 笑看東瀛

日圓下滑 無助日本

日圓下滑至1美元兌112日圓低位,引來不少經濟分析員估計,日本經濟復蘇已在眉睫了。安倍晉三上台後,曾聲稱改善日本經濟是他的首要任務,主張政府要積極干預,帶領日本走出通縮的循環。現在日圓滙率下跌了,但是日本企業的成績單卻仍然是滿江紅,是大家期望過高,還是安倍沒有對症下藥呢?

兩大巨人無復舊觀

其實,幣值只是國家競爭性的其中一個指標,幣值便宜而其他條件不齊備,經濟還是不會復蘇。八十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的文章,認為如果日圓升值,日本企業與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之差就會收窄,美國企業就會有翻身機會了。其後,日圓於八十年代急升,但美國工業卻仍然奪不回失去的工作職位,美國人才明白,原來問題不是出在幣值,而是美國企業的效率趕不上日本企業,時至今日,美國的製造業已無復舊觀了。

現在日本的情況,其實與當時的美國甚為相似。過去十年,中韓的製造業不斷冒起,在世界的市場上逐漸取代日本產品,但是日本企業卻好像裹足不前。Sony最近公布業績虧蝕1091億日圓,於中國大陸的手機市場「損手爛腳」;Panasonic則把業務重心投放至商用機器及器材(B to B),曾是日本電器業界的兩大巨人,今後可能漸漸淡出消費市場,就說明了日本產品的競爭性已大不如前了。

日圓下滑未為日本社會帶來實質利益,其負面效果卻隨即浮現了。幣值下滑令到入口騰貴,賣外國農產品為主的超市迫於無奈加價,苦了的是,日本人民的生計。加人工遙遙無期,但是消費品的價格卻提高了,日本的打工仔看在眼裏,又哪會覺得日圓下滑是件好事呢?

日本人處理問題時,不喜歡硬碰硬,遇着一時處理不了的,會先擱置,叫「上棚」,棚,是如書架等放置物件的地方,辦理不了的事情,先放在一邊留待後人解決,就叫「上」了「棚」,之後就大家都不談了。

「上棚」避免硬碰硬

本來,把企業競爭力的問題從「棚」上拿下來討論改革,是安倍晉三的工作,但是最近他自己的新內閣醜聞纏身,似乎已有意把這部分的改革繼續「上棚」了。亞太經合會議於中國舉行,外間期望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見面,打破兩國外交關係的冰河時期。 改善中日關係,在安倍政府裏也是「上棚」已久的問題,日本傳媒知道不會有什麼突破性進展,所以對首腦會面之說也就沒有多加報道。美國製造業式微後,其經濟架構轉型,時至今日,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系。日本經濟模式如何轉型,其實在日本社會也應開始討論,不斷「上棚」,最後只會苦了日本國民呢。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