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1月4日

張傑醫生 兒科

唔食藥得唔得?

在我的日常工作上,我發覺有一群家長很抗拒孩子看醫生。無論大病、小病也不願意找醫生。就算看了醫生也不想取藥。先不討論誰是誰非,不如聽聽以下一個簡易的故事。

余氏夫婦都是律師。工作繁忙之餘,也很注意孩子的健康。由於他們對疾病有獨特的見解,所以孩子生病時,也未必看醫生。他們認為所有的病都會自己痊癒,所以最重要自我的抵抗力。抗生素和大部分的藥物都有可怕的副作用和積聚於身體,最好還是避之則吉。今次情況可有不同。他們的五歲兒子兩星期前開始出現咳嗽和發燒的病徵。由於孩子精神起初還可以,大家都用上以前的做法:多飲水、休息和吃生果。可是,這次有點不同,兒子咳嗽愈來愈嚴重,而且顯得愈來愈疲倦。體溫雖然不太高,但是完全沒有退卻的迹象。由於余氏夫婦擔心醫生會處方抗生素一類藥物,所以不想帶孩子見醫生。最後,因爺爺忍不住孫子的狀況,才下命令要看醫生。

醫生檢查過後,加上肺部X光證實是雙側的肺炎。細菌培植結果是常見的肺炎細菌。同時血液發炎指數很高,證明病情不輕,可有影響生命之虞。最後,孩子需要在醫院治療和注射抗生素十天才可出院。幸運地,孩子沒有大問題。覆檢的肺部X光證實骨部沒有大礙。事後大家回顧整個過程似乎在普通病症時間上長了一點,接着「小兒無詐病」所以變得疲倦是個重要的改變,最後,沒有其他上呼吸的感染的病徵顯示病程可能不是一般感冒,最重要的是余氏夫婦很可能誤會了看醫生和食藥的關係。

外國人雖然也不多食藥,但是他們也不太抗拒看醫生。看了醫生給予合理的診斷,食不食藥並非重點。還有父母可選擇與自己「夾」的醫生。有的醫生情願用「安全」的角度去治療,有的卻願意與父母一起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而非立刻處方太多藥物。當然,簡單的藥物,例如鼻水藥、化痰藥、退燒藥也絕非毒藥。成人有需要時也會服用,為何孩子不可以呢?希望大家深思一下,自己心底裏想如何看待藥物、生病和醫生的關係。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逢周二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