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據《晉書﹒顧愷之傳》記載,以人物畫著稱的東晉畫家顧愷之習慣先把身軀、四肢都畫好,最後才畫上眼睛。有時過了數年,畫中人依然「無眼無珠」。原來他認為肖像要傳神寫實,眼睛正正是關鍵,下筆自然最為講究。傳說顧愷之年老後不再點睛,別人問他為何,他總說:「不能點,不能點。這人像一點睛,馬上就會動起來開口說話。」
所謂點睛,就是點出最具神髓的地方。引伸至文學,文章最傳神絕妙之處被稱為「點睛之筆」。同樣地,在本案設計師筆下,一抹鮮紅、翠綠便可使簡樸居室「活過來」。
一家三口居於過千方呎的三房單位,活動空間足夠有餘,但規劃就不盡完善。所以設計師Jac按各人要求重新分配格局,配合簡潔設計,大大提高實用率。不過簡約風格特別受歡迎,要避免刻板重複,設計師與戶主從色彩配搭入手。利用幾種鮮艷色彩為居室添上獨特個性。
一室簡樸輕盈
單位大門對正廚房,玄關不免感覺局促。於是設計師拆牆以入牆鞋櫃取代。配合玻璃掩門及純白牆壁,視野更開揚,採光度提升,消除壓迫感。踏入廳區,一室淡雅中客廁外牆的特色牆尤其突出。黑色膠板上拼湊圖案、厚薄不一的六角形仿石磚,質感粗獷原始,又不失細膩層次。
反之,對面飯廳牆身只貼上米白條紋牆紙,再掛上三幅以外星人為主題的啡色系版畫,毫不花巧。但設計師卻最喜歡飯廳這個角落,米、白、灰、啡、綠配色自然安寧。襯以弧線天花及燈飾、造型纖細的木質桌椅、樹林剪影的木製掛鐘,滲透一種舒適感。抬頭一望,圓形吊燈於木板天花上映出一個模糊光圈,猶如畫中飛碟,為和諧構圖注入一點趣味。
飯廳家具採用來自丹麥的HAY,以及擁有中、日、法、意、丹麥背景的Stellar Works的作品,既有北歐風格的簡約溫暖,亦不乏中、日設計元素,剛中帶柔。餐桌一面是Ren Dinning Armchairs,另一面是設計師特製的靠牆長凳。啡色木凳飾以橄欖綠色座墊,沉穩之中加添一絲清新氣息,成為一家大小最喜歡的地方。
製造亮眼焦點
戶主對法國兄弟組合Ronan Bouroullec及Erwan Bouroullec設計的Ploum梳化一見鍾情,難怪男戶主表示,梳化是布置核心。兩人本來在紅色與灰色之間猶豫,與設計師商量後決定大膽一點,選擇亮眼的紅色。周遭的茶几、矮凳、椅子及地毯一律運用灰白色系,烘托主角。
對面的及頂牆櫃亦選用米白色焗漆,部分地方透出炭灰色吸音物料,居室光潔明亮但不致於空洞無味。
視線範圍內只見音響設備卻不見電視蹤影,原來設計師利用修飾橫樑的假天花,同時裝置投影機、揚聲器與空調,保持畫面整潔。因為採用投影機的關係,牆櫃就毋須預留擺放電視的位置,空間得以全數劃作收納。
不過對於需要更多儲物空間的夫婦來說,客廳地方始終不夠大。對此,設計師提議拆去主人房與廳堂之間的睡房,同時擴大兩區空間,一石二鳥。現在鋪上灰色地磚的地方就是原則房屋的位置,度身訂製的雙面儲物櫃成為全新的分隔線,又可同時滿足廳、房的收納需要。
順着第二個亮點的青綠色書架走,是一道弧形牆壁,遮掩拆牆後留下的樑柱。若繞過書架拾級而上,半開放空間是小女孩的私人天地。從窗台延伸的地台又正好成為收納空間。
深入女兒房,一面是藍天白雲,一面是濛濛細雨,清爽色調注入活潑生氣。靠窗擺放的子母床混入鮮黃色,視覺上更顯窗明几淨。女戶主特別從網上購入幾個動物儲物籃,可愛造型符合小孩喜好。細心的設計師同樣考慮到小朋友的需要,從床頭內置的層架、連接床架的牆櫃,以至作為繪畫、做勞作的掛牆書枱,全部為小女孩而設。
相對之下,主人房是全屋用色最簡單的地方,顏色不出黑白灰啡。最為突出的床頭板亦只以深淺不一的灰黑色捫布點綴,型格利落。
反而窗台的靈活設計令人眼前一亮,難以運用的空間化身梳妝枱、書枱與閒坐區,用盡每寸空間。
撰文︰陳春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意大利夢工廠 示範嶄新美學 |
上一篇: | 陳年佳釀 華麗「蟹」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