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0月7日

馮加信醫生 健康專題

家居治療概念 從容面對腎病

擔任腎科專科醫生多年,不管醫學如何進步,當向市民、病人提起腎病時,他們的第一反應總是:「係咪要洗腎?」「點算?係咪要排隊換腎?」事實上,若患者未能控制病情,的確最終有可能須要洗腎、換腎,幸而,現時醫學界已有不少治療方法,可大大延遲患者洗腎及換腎的時間。面對腎病,我們也不一定未戰先輸的。

多年來,一直見證着本港腎病主要成因的轉變:過往不少個案由腎炎、遺傳等導致,變成近年則是由糖尿病演變為主,而且糖尿腎病的個案數目「節節上升」,令本港腎病的整體數字持續增加。

以晚期腎病(又稱第五期腎病)舉例,資料顯示, 1996年,平均每一百萬香港人之中,只有約九十五人患有晚期腎病,及至2011年,患病人數上升近一倍,平均每一百萬香港人之中,就有約一百五十七人屬於晚期腎病。至2012年,全港的晚期腎病人數高達九千人,當中逾四成人需接受腹膜透析治療(Peritoneal Dialysis–P.D.,俗稱「洗肚」),一成半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療(Hemodialysis,俗稱「洗血」),其餘則是接受腎臟替代療法,即一般人俗稱「換腎」的腎臟移植。

腹膜透析治療奏效

香港是全球中最常採用腹膜透析治療的地方之一,其好處在於患者可以在不同地方接受治療,毋須定期返回醫院;而腹膜透析治療能以平穩的速度移除水分,血壓控制較佳。此外,腹膜透析治療患者對飲食限制較少,是因為可以平穩長時間移除毒素,亦比較不會貧血。最重要的是,腹膜透析治療較為容易保留剩餘的腎功能及排尿功能,大大提升存活率及生活質素。

腹膜透析治療更可延長患者往後接受其他替代療法的時間,近年已有不少患者可透過腹膜透析治療將病情好好控制超過十年,換句話說,這大大延遲了他們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的時間。

腹膜透析治療(洗肚),並非真的將「肚子」拿出來洗淨。其實,腹膜就是附在腹腔的半滲透膜,利用它的半滲透功能把在血液中部分新陳代謝物經擴散作用清除和把多餘的水分經超濾作用排入腹腔的透析液中。透析液是一種糖水,配有幾種不同濃度,產生不同的滲透壓以控制超濾速度。它是經用手術放置在腹腔的導管而灌入腹腔中。一個透析周期包括透析液的輸入腹腔停留和輸出。在停留腹腔時,過量的新陳代謝物和水分就從血液排出透析液中。

近年本港醫療體系中更慢慢引入家居治療的概念,讓患者可以安坐家中接受治療,當中可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連續性可攜帶腹膜透析,另一種為自動腹膜透析。前者只須每日進行三至四次,病人更可在透析時進行其他活動;至於後者,處理方法更為方便,患者只須在睡眠期間進行透析,對日常生活不會造成不便。

五成因糖尿病引起

雖說腎病治療效果愈來愈理想,但作為醫生,我們更希望從「源頭」堵截,始終預防勝於治療。一般來說,常見引起腎病的原因包括腎臟發炎、感染、尿道阻塞、遺傳病,但隨着社會發展,糖尿病與高血壓已逐漸超越其他因素,成為腎病中最常見的病因,當中更以糖尿病的影響力最大,高達50%的晚期腎病患者都是由於糖尿病引起、17%與腎小球炎有關、9%源於高血壓或腎血管病變、1%由於腎石或尿道阻塞引致。

資料顯示,過去一年全港新增逾千名晚期腎衰竭病人中,48%是六十歲以上的長者,當中57%患有糖尿病、11%患有高血壓。由此可見,糖尿病對腎臟影響的「威力」絕對不能忽視。

當中的原因,相信與腎病病徵不明顯關連甚大。若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受累,他們可能會出現小便帶泡、混濁、赤痛或頻密、困難或不暢、頻密夜尿、腰腹疼痛、足踝或眼皮浮腫等症狀,一般人難以察覺。

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接受腎功能檢查,包括簡單抽取血液樣本以檢查當中的肌酐含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另外再透過尿液樣本量度肌酐和蛋白尿,便能得知腎功能。愈早發現腎功能衰退,醫生都可處方治療腎病的藥物,如血管緊張素抑制劑以控制病情。研究顯示,這些藥物能抑制蛋白尿及減慢腎衰竭的發展。

除了治療腎病的藥物外,糖尿病患者更應該乖乖接受控糖藥物治療。常見的口服降糖藥大致可分為五類:包括磺胺尿素劑(Sulphonylurea)、雙胍類 (Biguanides)、葡萄糖甘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胰島素反應加强劑(Insulin sensitizer)、二肽基肽IV抑制劑(DPP-IV inhibitor),這些藥物都能從不同的藥理上去控制血糖,其中以二肽基肽IV抑制劑比較新,能夠減低腸降糖素的分解,繼而進一步增加胰島素分泌和抑制升糖素,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二肽基肽IV抑制劑更是一種比較「聰明」的藥物,它只會在患者進食後自行發揮功效,大大減低患者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撰文︰馮加信醫生

香港腎科學會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