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中耳炎在醫生的角度,是一個常見的疾病,大人和孩子皆有可能患上。雖然有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但是絕不像「沙士」般可怕。然而,廣告的效力強,所以不少父母聞「中耳炎」色變。張太太便是個例子。她有一個五歲的女孩。女兒身體不錯。只是偶爾有些皮膚敏感。她雖然是在職媽媽,但是仍會十分關注女兒的身體,所以她經常瀏覽有關孩子的網站和報紙的健康版,一般兒童疾病她都略知一二。
有一天早上,女兒起床後說自己耳朵有點痛。張太太馬上驚慌起來,因為她知道耳痛便是中耳炎的其中一個病徵。加上,她發覺女兒有點燒,她馬上帶孩子見醫生。醫生問症和檢查後,發現女孩子除了喉嚨痛外,耳朵一切正常。張太太卻不太相信,因為她十分擔心中耳炎延治可導致失聰和耳骨灌膿。她雖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但是遭到拒絕。在朋友介紹,希望我再看一次。
檢查過後,我認為孩子兩側的耳膜的確有點紅,但是只是一般感冒的病理性反應,不算是中耳炎。同時,她沒有中耳炎的其他病徵。例如:
十分精神,完全沒有不安的情緒;
除了早上那一次喊痛,之後卻沒有;
耳殼的活動不會令孩子疼痛;
咀嚼等口腔活動沒有令孩子不適。
張太太聽過後,開始明白多了,知道孩子表達不一定很清楚。我建議她以觀察的方法去處理,除了退燒藥和收鼻水藥外,抗生素暫時不會處方,因為孩子似乎只是過濾性病毒感染。
而且我會在三天後再檢查,我明白曾患過中耳炎的人必會知道當中的痛苦,所以孩子的樣子必不能夠隨便被掩飾。至於併發症,仍有可能會出現,但是必會與中耳炎的發作次數和程度有關,所以,在這孩子身上我並不太擔心。
三天後我再見孩子,耳膜仍然正常,而且燒也退了。孩子口中的「耳痛」其實也不令人害怕。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逢周二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預防房顫併發腦梗塞 |
上一篇: | 「毒大米」的鑑別訣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