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黃先生是一個退休人士,生活簡單但熱愛運動,其中高爾夫球更是他的至愛;每星期均有兩三天在球場上與「波友」一較高下。他在場上十分投入,會使出渾身解數,務求每一桿都揮得漂亮。但是他萬料不到,「完美」的揮桿會令他付出痛苦的代價……。
「熊醫生,我覺得自己得了一個怪病!」黃先生在我的診所細訴着他的問題。
「我實在遇過不少「奇難雜症」,請你慢慢地談談你的「怪病」!」我鼓勵着他說下去。
「我是一個高爾夫球發燒友,玩了兩年後,最近發覺腰背痛,但奇怪地,痛楚會延伸到胸口兩旁。感覺有點像螞蟻爬行在身上,十分難受。
其實我已曾向不同的醫生求診過,他們說我雖有脊骨椎間盤退化問題,但程度不算大嚴重,不能完全解釋我的病徵。所以只建議我服點止痛藥,並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黃先生表現得苦惱地說。
「有沒有照過掃描和接受過物理治療?」
「當然有呢,熊醫生!但得不到什麼結論和效果。」
小關節痛症
我仔細的翻閱了黃先生多張疊得厚厚的掃描底片,並為他作了詳細的臨床檢查。說來確有點奇怪,他背部中央有多過痛點,按了頗有痛楚;腰部動作幅度很小,連多一點扭腰也會使他背部及胸口大痛。他的情況也不屬於坐骨神經痛,腿部並未有受影響。初步來看,的確並不容易斷症。我需要為他安排多做一些特別的檢查,以查出我心中懷疑的診斷……。
「黃先生,我懷疑你患上了腰椎『小關節痛症』,但這痛症很難單靠掃描,甚至臨床診斷出來。我需要為你先進行一項名為『小關節注射』的醫療程序,方可確診。」
「小關節(Facet joint)」是每兩節脊椎骨之間的連接點,它的結構是關節,容許脊骨有某程度的動作,它位於脊骨後方,左右各一;而「小關節痛症(Facet joint pain syndrome)」則是由於小關節退化而產生的痛楚。
此症的特點是痛楚範圍主要為脊骨中央,會延伸至腰旁。病人腰部作向後彎或扭腰動作會觸發痛楚。此症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由於椎間盤退化而令小關節承受過多的壓力;或脊骨受創所致。
診治此症的難處在於沒有一種傳統掃描,包括磁力共振也不能簡單確定。不過醫生可透過「小關節注射」來找出答案!醫生會透過X光或超聲波掃描下在病人被懷疑有問題的小關節注入少量的局部麻醉劑,如果病人痛楚有明顯紓緩,便可確診「小關節痛症」。
幾天後,我為黃先生進行「小關節注射」,結果如我所料,他所患的正是「小關節痛症」。
治療此症有多種的方法:首先是可作適當而針對性的物理治療,這是第一步且最重要的方案,另於外科手術也派用場。
在與黃先生討論過去,他對外科手術有點卻步。我最後建議為他進行微創「微波射頻治療」,用以干預連接小關節的痛感神經線,達到消減痛楚的效果,這方法既安全而有效。
「射頻治療」在翌日進行了,過程十分順利,黃先生在療程中並沒有感到多大痛楚。當晚,我還記得他坐在椅上,等待我到醫院巡房看他。當我步進病房後,見到他恍如從心發出微笑。我問他:
「黃生,感覺如何?」
「好!真不知如何答謝你……。」接着黃生主動給我一個擁抱。這-下使我有點驚訝,但他發自內心的答謝,我當然欣然接受呢!
熊偉民 腦外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