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8月11日

顧小培 康和健

基因改良

現在很多人說自己小時家窮,什麼都沒得吃。不要說別的,單單是雞:殺一隻雞十分隆重,過年過節才做,哪像今天,要吃就吃,不當一回事。沒錯,當年富裕的人比較少,但物資缺乏,卻不全因為窮。從前雞是家禽,縱是在農場中養的那些,也是一隻一隻地生,一隻一隻地養,數量大不了,於是物以罕為貴。現在養雞已非單純農業,更像是工業。整批蛋放進孵蛋機,比較母雞的操作快多了。出生的小雛稍餵大之後,一排排地放在特別設計的籠子中,面前有飼料及水。牠們不見天日,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只知道進食;到若干天就會生長到某個數目的體重,這是早就算好了的。之後,經機器殺戮,送往超級市場。在一些地方例如香港,我們尚可以買得到活雞;但大家雖然不說,心中都知道這些雞的養殖方法今非昔比,於是我們對比較趨於自然生長的一些雞,另稱謂「走地雞」,身價高多了。至於在快餐店中吃到的,宰殺後在輸送帶上傳過去,由專人輪流切割。每個人做的,只是刻板的一兩刀,在指定的部位切下去,將每隻雞切成大八塊,再而分流、包裹、冷藏、運輸;自始至終流水作業。

除了將雞隻的生長「規律化」之外,更關鍵性的是,源源不絕的飼料。每隻雞身上的肉,都是由吃進去的飼料變成的。然則飼料何來?全靠種植。全世界耕地有限,自從「新大陸」開發殆盡後,地的增長不多;但人口由戰後大約二十五億,至前年已超逾七十億。要養活這麼多人,主要也須靠種植。數以倍增的植物食糧,從有限的耕地上種出來,過程中先進的機器代替了人手和牲畜,自應記一功;但更大的功勞,在於基因改良。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不能不面對。

另一個例子。我去過一位朋友的農莊,在台北市近郊一個小地方,附近都是山,當地人在山中種茶。在他家望眼過去,鬱鬱葱葱一片,山上有水流下來,形成溪澗,就在莊前經過,真是世外桃源。農莊中有不少果樹,我那天見到樹上掛着的果實,其中有木瓜,青中帶黃。朋友說,要待它全黃了才摘下來吃,那清甜的味道,市上出售的木瓜遠遠不及。我說,要等到瓜熟才摘來吃,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他說,你有所不知,一般大量收成然後運往市場上賣的水果甚至部分蔬菜等,都是在尚未完全成熟時割下來,為的是運輸需時。而且,若是遲了採摘,在運輸途中已開始腐爛,哪能出售?這類情況,不單單是水果,蔬果例如西紅柿(番茄)也如是,要採用特別方法令其摘下來能保持好的「賣相」。避免迅速地色衰愛弛,最佳方法是利用基因改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