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2年8月28日

張德昌醫生 風濕病內科 (星期二)

系統性脈管炎破壞力驚人

系統性脈管炎(Systemic Vasculitides)是風濕免疫內科中較鮮為人知的疾病,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具破壞力。事實上,又稱系統性血管炎的它可引發血管炎症,影響養份輸送。嚴重時甚或可以令受累的器官、甚至整個器官系統衰竭壞死,後果堪慮。然而由於斷診困難,很多時病症發現時已非早期,有些個案,甚至是要在器官出現衰竭需要切除時,方才發現原來是系統性脈管炎在背後惹的禍!

明是我的一個五十歲上下病人,他過往長居內地,不久前開始發現身體有很多不妥:先是持續地發低燒,後來又添上了氣促,最後更有腎衰竭的徵狀──幾個毛病彷彿風馬牛不相及,他在內地屢次求醫也找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充其量將幾個看似不相連的徵狀,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將病情抑制着。

無計可施要截肢

然而他身體陸續出現的莫名其妙毛病卻似乎有增無減,最後甚至連他的腳趾也無故出現缺血壞死現象,無計可施之下需要進行截肢。終於在截肢手術中,醫生從他切除的壞死腳趾上發現血管病變,懷疑是系統性脈管炎ANCA(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化驗後呈陽性反應,證實令明身體出現各種大小毛病背後的黑手,果然是系統性脈管炎。

明在確診後馬上接受系統性脈管炎的第一線藥物免疫抑壓劑的治療。要知道免疫抑壓劑是令系統性脈管炎致命率大大降低的功臣:過往系統性脈管炎的死亡率相當高,只有在免疫抑壓劑被使用作治療後,患系統性脈管炎而致命的個案才大幅度減少。可惜的是明對於免疫抑壓劑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的反應不甚理想,出現脫髮,嘔吐及白血球嚴重下降的反應,需要停用。

最後,我建議他採用B細胞耗竭(B-cell depletion)的生物製劑治療。近年來,B細胞耗竭治療在對付某些免疫系統疾病有令人鼓舞的成績。明對其的反應亦甚佳,他至今接受治療已超過一年,病情控制得很好,所有病徵都已減退,而期間沒有再復發。

今日回想,如果當初明的系統性脈管炎可以早一點發現,及時得到治療的話,他少受了好些身心折騰,亦更無需白白失去他的腳趾。誠然,馬後炮總是準確,但我把明的案例陳述出來,主要希望大眾可提高驚覺,引以為鑑:如果你身體像明當日一樣,多處出現多器官同時受累的情況,而這情況不能以單一疾病解釋,並伴隨有出現普遍性病徵如低燒、倦怠、食慾不振、體重下降、關節或肌肉疼痛等,便應考慮到系統性脈管炎的可能性,並立即求醫。

系統性脈管炎名氣不大,但是破壞力驚人,提高對它的認識及警覺,是防止它肆虐的最好方法。

作者為風濕病內科專科醫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