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
古代飲食文化中,豬肉不太被重視。《國語.楚語下》說:「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直到宋朝,豬肉文化漸漸興起,當中「東坡肉」非常有名,更於明朝寫入皇家食譜,及至清朝滿人入關後,成為滿漢人家主食,一直流傳今日。
毫無肥膩感
順德均安蒸豬最大特色,一次過蒸煮整塊豬肉,甚至一整頭豬,當中非常講究宰割刀功和蒸煮火候。大廚醃豬後放入木盒蒸熟,皮爽肉滑,肥而不膩。一般用上50至60公斤的豬,以鹽、砂糖、五香粉調味,豬背朝上,將全豬置於拱形不銹鋼架,再放入木製蒸盒,蒸至八成熟,然後使用特製釘針於豬背上均勻打扎豬皮,當豬油溢出後,用清水沖洗豬皮,隨即蓋上盒蓋,猛火蒸煮10至15分鐘。大廚通常切件奉客,撒上芝麻,增添香氣,吃來爽口,沒肥膩感。
比起蒸豬,班哥更喜愛均安燒豬,尤其那脆卜卜豬皮,伴以香檳或威士忌,真是最高舌尖享受。近年經過傳媒宣傳,均安蒸豬已成順德一級美食,現在還發展出一門「蒸豬到會」行業,無論大小村宴、祠宴、壽宴都不可缺少。
徒弟「和哥」是均安人,識途老馬,懂得飲食,廚藝不錯。今次除了品嘗他的蒸豬外,更到訪離他家不遠的「奇哥」私房菜。「奇哥」的蒸豬和拆魚羹非常出名,而且更是得獎名菜,很多港澳人士光顧。這裏菜牌主要有拆魚羹、燒鵝、鵝肝魚餅、白切雞、燒排骨,其中蒸鯪魚嘴非常特別。
說到拆魚羹,「奇哥」道出其中奧妙,一般拆魚羹用上湯水煮,「奇哥」則改用「粥油」,不用打芡,效果很好。魚肉生切,配料除絲瓜、木耳,更加了雞蛋絲,香氣襲人。湯羹呈奶白色,有米香,有魚味。另一味均安鵝肝煎魚餅,一般用上鯪魚肉攪碎,但「奇哥」在魚肉加入鵝肝,煎出來效果更甘香美味,平菜精做,又一典範。
(編者按:班哥最新著作《班哥有食緣》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HOY!多情劍客無情台 |
上一篇: | 古洞僅存老茶樓 全女班落力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