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
今天迎月夜,預祝各位中秋節快樂。常說中港台三岸差異,體現在這佳節:香港假期放翌日;台灣放正日;內地很長一段時期乾脆無得放,直至2007年才頒布成法定假日之一。一樣的月光,各處鄉村各處例,我們身在其中不覺,老外嘖嘖稱奇。「夜繽紛」迎來第一個重頭試金石,正好談談。
照計,寶島放正八月十五理所當然,香港卻亦非亂來的。中秋,可算農曆新年以外,華人最珍視的節慶,由迎月到追月,隆重其事欲放多些假,但社會環境不容許,便唯靠「法外施仁」。眾所周知,某些公共機構如圖書館當天會提前關門,私營公司返半晝,學校早點放學,打工仔和莘莘學子變相偷得浮生平添holiday mood,連同翌日共1.5天假;若放正中秋節,反而沒此優惠了。猶如平安夜和舊曆大除夕也無法定假放,歲晚收爐,藉着社會默契通融,乃一項德政,一種包容智慧,並非鐵板一塊。
中秋,是屬於晚間的節慶,掛燈籠、切餅賞月,出門逛燈會猜燈謎,兒童玩蠟燭,愈夜愈精采,work hard play hard;但舊香港同時民風淳樸,玩得盡情,卻擔心第二朝上班沒精神,尤其怕孩子起不到床,所以政府安排翌日放假,使無後顧之憂瞓晏些。小市民就這般乖,老老實實度過歲月靜好,一年之中就該幾晚放肆一下。當然,自有人夜夜笙歌,卻顯非勞苦大眾杯茶,官方從不鼓勵,昔日「電燈着鬼掹腳」形容飛仔飛女,《霓虹鳥》唱老泥妹,《旺角黑夜》等於犯罪片,《喜愛夜蒲》歸類為情色電影……小朋友千祈唔好學。
夜生活從不單純
而今,特區政府忽爾反其道行之,主動鼓吹「夜繽紛」,中秋港鐵通宵行駛,乃好事,但其他日子一律要繽紛,就恐繽紛疲勞了。並非每一個晚上都像八月十五有明日假期做後盾的,更並非每年中秋都剛巧與國慶假期相連,全民玩到筋疲力盡,睡眠不足翌晨沒精打采返工返學,影響效率,拖跨本港競爭力,誰之過?官府帶頭教的,又要馬兒好——努力拚搏克勤克儉,又要馬兒不吃草,賺到的錢轉頭大花筒耗在夜市,笑面迎旅客,最好更撐埋大灣區消費,兼積穀醫保養老,怎可能?小市民原本規行矩步,作息有所節制,反映在中秋假期上,樂極不忘形。近年職場壓力愈來愈大,OT收工愈來愈遲,還要他們奉陪助興,一覺醒來又準時通勤各就位,鐵人都捱壞。
況且,夜生活從不那麼單純,不是看看文化藝術表演那麼文青的;會劈酒,但很少爺爺帶親孫女去劈,sugar daddy更多,幾何真見扶老攜幼遊晃?夜場有夜場特定江湖生態,社團復興指日可待,掃黑掃黃掃毒有排煩。攞命在,道德風氣敗壞了,家庭問題增加,到頭來構成社會成本,得不償失,帶旺經濟云乎哉?
人月團圓,還是首先敍天倫之樂吧。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流感快測助診斷 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 |
上一篇: | 追本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