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老友記洪先生在港時,久不久便來我家吃飯,可說吃得最多「家宴」和「家常便飯」的朋友。有時他還會帶來幾位朋友,不過有個先決條件,必須喜歡吃吃喝喝。今年4月,洪先生帶同「甬府」老闆翁總來訪。當晚翁總尤其喜歡第一道菜式「蟹肉燕窩冬蓉羹」,他吃得出這道湯羹沒加一粒鹽,只用濃味火腿湯及上湯做成底味,可見識貨之人。
世界真細小,想不到半個月後,竟與翁總及他幾位好兄弟一同參加日本京都飲食團。後來,他們亦於7月中來港幾日,享受一趟美食之旅。作為東道主,當然安排他們到訪我特別喜歡的幾家中餐廳,亦為他們做了一席「家宴」。最後一餐,翁總回禮,設宴甬府,品嘗午飯。他早上專程去鴨脷洲購買海鮮入饌,飯後大家約定原班人馬參與上海美食遊。
這次上海、蘇州、杭州之旅,與翁總和幾位京都團友參與,一連四日由他做東,到多間餐廳嘗味,頭炮位於北外灘來福士東塔頂樓3層、用了1.8億元人民幣打造的甬府新店。
甬,浙江寧波簡稱,因甬江流過而得名。甬府,自然主打寧波菜。
先講翁總背景:原名翁擁軍,寧波人。1987年,他才16歲便入行做廚,先後在家鄉幾間大酒店實習,包括曾獲「浙江省最佳品質飯店」的「寧波飯店」。1992年,他離開「寧波飯店」,轉戰主打海鮮的「海鮮樓」,從後廚到前台,再做到老總級,之後在一所星級酒店從餐飲總監升至餐飲經理、老總;在偶然機會下,他來到了上海,於2011年開設甬府。
強調品質穩定
寧波臨海,盛產海鮮,品質好,因此寧波人擅長烹飪海鮮。寧波菜特點鹹鮮,香味靠鹹提升,味道比較厚重,衝擊感特別強,吃來比較難忘。
翁總與許多中菜館廚師不同,特別尊重傳統菜式,盡力做出極致味道,而不是用花巧裝飾招徠,導致沒了個人風格。我非常認同他這個睇法,亦在他的食店一一感受到。
這次旅程,試過在多頓餐宴中,分不清楚吃了那個地方菜系,部分食店為了收得起價錢,濫用花膠或龍蝦等貴價食材,而且做法也差不多,例如一道「炒龍蝦球」,怎樣知道屬福建菜、上海菜、潮州菜或廣東菜呢?
翁總在一次訪問中說,很多廚師已不知什麼叫傳統,只知道什麼叫流行。他要求團隊廚師去挖掘傳統、尊重傳統。現在他們虛心學習外國先進烹飪理念,然後運用新技巧來製作寧波菜。他繼續說,食材必須新鮮,其次品質穩定,這是他最大的要求,不管誰吃,今天來吃還是明天來吃,品質必須穩定。說得太好了!
說回他設宴北外灘最豪華的新店款待我們,使我切切實實吃到一頓高級傳統寧波菜。首先上來10道前菜,包括最受客人歡迎的招牌菜「十八斬」,他們選用寧波梭子蟹,斬至大小一樣共18件,在香港分店也吃到這道菜式。翁總說每枱人客也會點選,可惜我和大師公有點抗拒生蟹,看過便算吃了。
當晚10道前菜、13道主菜和1款主食及甜品。最喜歡前菜有「鹽水大腸頭」、「香酥帶魚腩」、「甬式烤油泡」(豆卜的一款)、「黃貢椒青魚尾」。大腸非常乾淨,絕沒異味,滷得和味,連我這個怕吃內臟的人都吃了兩件。香港新榮記也有「炸帶魚」,屬必吃前菜,甬府版本同樣不俗,他們用了帶魚魚腩部位,翁總笑說屬於「廢物利用」。魚肉鬆脆,非常好吃,毫不客氣吃了3件!
湯羹十分鮮甜,選用超大隻西施蚌,每人一隻。這道湯品食材成本很高,一隻西施蚌價格約370元人民幣,必須一星期前預訂!13道主菜中,最喜歡「甬味土醬吉品六頭南非乾鮑」,鮑魚品質好,肉質超級軟糯,配上鮮美鮑汁。炆鮑魚基本食材離不開雞及豬,然而他們還加入我從未吃過的「寧波土醬」(使用黃豆製作)。作為香港人,吃紅炆乾鮑機會頗多,鮑魚汁味道離不開蠔油、冰糖、老抽,因此添加了寧波土醬炆煮,使我一吃難忘。
另外,很愛兩道大菜「鮮蝦籽蒲菜」和「獨蒜紅燜米魚膠」。前者用了新鮮蝦籽,真的好吃。「獨蒜紅燜米魚膠」選用鮮魚魚肚,比起花膠筒好吃得多。「剁椒蒸魚頭」相比大班樓同一個菜式較為清淡,依然好吃。「沙蒜燒牛肝菌」和「燒椒醬蟹柳臭豆腐」很特別,充分突顯寧波菜的鹹鮮風味。另外,好喜歡「招牌菜寧波湯圓」,這次吃到上海和香港兩店分別,前者皮薄大粒,黑芝麻餡較香,後者皮較厚。
翁總說,他的座右銘用最新鮮原料、最傳統工藝,煮出最地道寧波菜。怎能不支持他!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現代簡約 東方禪意 |
上一篇: | 巧手創新廚藝 經典菜時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