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7日

翔名生 非一般翔

電動車環保嗎?

全世界都推行電動車,據說環保。講得多,官員也相信,連政策也改變,還有稅務優惠,鼓勵駕駛人士轉用。

全球電動車市場近年以倍數增長,似乎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價錢優惠,眾多誘惑之一;電車每公里的耗電費用又比燃油車便宜:肯定保障了自己錢包。

但究竟怎樣環保呢?全球的電力供應約三分之二使用化石燃料;其中燃煤佔電力來源近四成,石油及天然氣則佔了約三成。要實現零排放,首先要讓輸電網絡變得更潔淨。由燃油到最終輸出馬力的過程,或由發電廠產電送入屋再轉入充電池,兩者都在過程中有損耗。

電動車在製造過程中大量使用重金屬原料。過程產生的毒性,是傳統汽車的3倍。製作電池的原料含有鎳、鈷、鋰、銅及稀土金屬,本身是電動車「毒源」。報道指出,電池原料開採與生產製造過程並不「乾淨」。

電動車比一般燃油車重,加速猛,在道路行駛時煞車、路面其他因素造成的輪胎磨損以及重新揚起的灰塵等,產生非廢氣懸浮微粒更多。

電動車的功率表現也欠缺標準。有地區只用平路測試,也有用接近現實的如上下坡及紅燈停車等,各施各法。

電動車的穩定性,在已有百年歷史的汽車發展中仍有待觀察。全電控制運作,駕駛者要重新適應;新手上路,租車客意外連連;廉價電動車消費,鼓勵使用,路上車輛多了,造成擠塞,社會更多消耗。汽車行駛效率降低,結果多了塞車煩惱。

這個看似更簡單的玩具:一個摩打四個轆,歐美頂級車廠及日本車廠,為何仍未全力投產?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