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5日

馮永康醫生 心臟科

防止心房顫動引致中風之法

大家也知道心房顫動(AF)可以引致中風,原因當AF發生的時候,血液在左心房流動會變得很慢,血塊便因此形成。這些血塊主要在左心耳(LAA)中出現,透過連接腦部血管,這些血塊可導致腦血管梗塞,即俗稱「中風」。目前最有效防止中風的方法是,利用薄血藥或稱為直接口服抗凝血藥物(DOAC)。

事實上,年紀愈大的病人,因AF引致中風機會便愈高,可惜這些DOAC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bleeding),更不幸是,長者用DOAC引致出血的機會較年輕人為高。一般來說,建議長者服用DOAC前,必須詳細分析箇中利害,好讓病人作出最適切選擇。

另一種稱為左心耳封閉術(LAAO),亦是防止因AF引致中風的治療。上文提及左心耳是血塊造成的結構,若能將其封閉,血塊便不能形成。

服藥vs手術

早前研究已證明,LAAO防止中風的能力跟口服藥物DOAC大致相若,當病人服用DOAC時已出現「bleeding」或其他導致不能服用DOAC之原因,LAAO便肩負起防止中風的使命。心臟專科醫生可以利用導管將LAAO安置在左心耳中,手術過程大概一小時。經過不斷研究及改進,LAAO安置術已經非常成熟和安全。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會知道長者容易跌倒是常見問題,輕則擦傷皮膚,嚴重者可導致骨折或內出血,最嚴重是腦出血(ICH),更可引致死亡。簡單的邏輯推論可以知道,若這些長者同時患上AF及需要服用DOAC,不幸跌倒之後,出血情況便會更加嚴重。如何決定服用DOAC或利用LAAO來防止中風會較為穩妥?一直爭論不休。在今年7月份,《美國心臟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中的一份研究便提供了可靠答案,下一期再為大家分析。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談談心臟顫動可中風,專科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