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6日
朱元璋活了差不多70年,共生了42名子女,雖不及滿洲皇帝康熙的55名子女,惟在漢族皇帝中已算多產,不過,歷史上沒有人評二人好色,反而正德皇之類卻得花花公子之名,是「史官之筆」。
朱元璋一心要傳長子嫡孫,最後,江山卻被更有能力的第四子朱棣所奪,若早早任命老四就不會如此轉折,人民也不會受4年戰役之苦,這不是一場宮鬥,而是血肉淋漓的戰役。
朱元璋是嚴猛之主,殺人要見血,誅殺下屬時手下不留情,但他的長子朱標性格與他剛剛相反,是個仁柔之人。然而他是嫡長子,壓得住眾位弟弟,奈何朱元璋要走封建老路,學周朝將諸子封王,分三批一共封了25個王,長子封太子。
諸王中有多位奉命戍守邊疆,稱為「塞王」。太子鎮得住,又有開國大將受命,本來一切都沒有問題,不幸的是朱標才38歲就英年早逝。
朱元璋不願意在諸子中選一人接替朱標,主要是不喜歡老二朱樉,厭其作惡多端,不過朱樉亦較朱元璋早逝,不到40歲便去世,謚愍。
最後,朱元璋立16歲的二皇孫朱允炆(皇長孫朱雄英早逝),朱允炆比父親朱標更柔弱。朱元璋為了確保孫子順利接位而誅殺武將,功臣如藍玉、傅友德、馮勝均被賜死,確保不會兵變,前朝趙匡胤黃袍加身,歷史就在眼前。朱元璋早在洪武十三年就廢了丞相之職,中央集權,管理六部尚書,這種制度只宜有強大管理能力的皇帝,仁柔的就會出事。
洪武三十一年,40歲的老三朱棡去世。朱元璋三個最年長的兒子都短命,不足40歲,是命也,老四朱棣這年38歲,成了是第二代中的老大。
能力須配位
新君朱允炆用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寺卿,二人被評為「庸闇之才」,他器重的又是朱元璋看不入眼的「腐儒」方孝孺,注重的是「井田制」和「周禮」中的舊官職,軍事方面,用老將耿炳文、花花公子曹國公李景隆。
朱允炆繼位後第一件事居然是削藩,被削第一人是朱棣的親弟老五朱橚,朱棣早有野心,自然出手「靖難」,4年血戰,最後20萬大軍駐守的南京,被李景隆開門納帥,朝臣星散,朱允炆失蹤,方孝孺被誅十族。能力不配位者導致的悲劇,是歷史教訓,朱元璋自誤也!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