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22日

楊裕鍀 訪談錄

聯合國經濟師司徒偉傑 派駐盧旺達獲最大滿足感

人生要有怎樣的追求?我們應如何配置時間、財富以達到目標?對於以上哲學和經濟問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濟師司徒偉傑(Jackie)有清晰答案。

他大學時期參加辯論隊獲得啟發,進而關心社會議題,思考自己可如何作出貢獻。從中大物理系畢業後,司徒偉傑修讀了經濟學哲學碩士,曾在香港金融管理局、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等政府機構工作,後轉職聯合國。「經濟與物理十分相似,我會形容物理為探究宇宙規律,而經濟是探究人類社會規律,譬如我們怎樣設計一套制度,才可以讓大家合作共贏。」

他先後於聯合國非洲、亞洲及歐洲分部工作過,自覺在非洲中部的盧旺達獲得最大滿足感。

香港土生土長的司徒偉傑來自基層家庭,對知識的探究及好奇,促使他以優異成績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我小學時已特別對數理有興趣,偶像是愛因斯坦,想成為一個科學家,讀純數、物理,之後拔尖入了中大物理系,在探究世界運作和宇宙規律等過程,滿足感很大。」

不過,大學二年級暑假到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做研究,讓他對未來思考更多,成為人生轉捩點。「雖然我覺得基礎科學或研究對人類進步,或發展有非常大幫助,然而距離感比較遠。」

參加中大辯論隊的經歷,使司徒偉傑得到啟發。「辯論比賽驅使我更關注社會、經濟和民生,進一步思考:我與社會或世界的關係是怎樣?如何可以貢獻多一點?怎樣制定政策才最好?」

他因為辯論而對制定及分析社會政策產生興趣,於是取得理學士學位後,轉而修讀經濟學哲學碩士。投入職場時,他傾向加入公營機構。「覺得自己對公營機構或政府政策相關分析較有熱誠。在金管局等機構工作,開始時專注香港事務,做了三四年後,慢慢了解到,制定政策,不僅要研究香港情況,還有很多模式可參考,每個地方情況不同,政策要怎樣配合,都是有趣的經驗,如果提升至國際層面的話,政策分析又會有什麼不同?」

非洲工作模式

司徒偉傑指出,氣候暖化和科技發展等屬於跨國議題,國際組織才處理到,故他工作一段時間後萌生轉職念頭,報考不同國際機構的青年專才計劃(Young Professionals Programme)。他成功獲聯合國列為入選者,不過等了兩年才有適合空缺,第一個任務被派往盧旺達擔任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經濟師,他只有約兩星期考慮是否接受聯合國的工作安排。

他回憶說:「那時最大掙扎自己對非洲一無所知,但又覺得趁年輕不妨出去闖一闖,最後決定嘗試。」

當司徒偉傑首次踏足盧旺達,大感意外。「去到第一個感覺沙塵滾滾,建設發展十分蓬勃。市中心相當現代化,有媲美香港的會議展覽中心。我住在一幢兩層高的石屎公寓,露台可望優美山景,有時還會有麻鷹來訪,環境不遜歐洲城市。另外,盧旺達沒貪污,辦理任何手續或文件都很順利,亦沒有被敲詐。凡此種種,都跟我當初想像的盧旺達不一樣。」

過了大約一個月,司徒偉傑便適應了當地生活,包括與別不同的工作模式。「工作文化比較優哉游哉,他們較着重人與人的接觸和交流,譬如你去銀行,就算職員原本在處理你的業務,如果有熟人經過,他可能會停下來跟對方聊5至10分鐘,所以要預留多一些時間。另外,他們的生活節奏慢香港很多,例如外出用餐,落單到上菜大約要45分鐘。」他一口氣說。

開會的經歷更難忘,遇上天氣差也會取消會議。「這個情況香港一定不會發生。由於部分辦公室屋頂用鐵片或鋁片製造,當雨水撞擊鐵片會很嘈吵,不得不取消會議。」

雖然文化差異造成生活及工作上一些難題,但司徒偉傑欣賞盧旺達民風純樸。「他們對亞洲人非常好奇,由於當地少見,所以突然來了一個與他們截然不同的人,格外感到興趣,常問:你從哪裏來?懂不懂功夫?有時小朋友經過都會衝過來拉着我,要我陪他們玩耍,我覺得他們情切友善,生活亦相對簡單。」

夏天不用開冷氣

盧旺達的食物,帶給司徒偉傑不一樣的體驗。「基本上只有蔬菜及豆類,肉類太昂貴,他們無法負擔,而且牲畜可能運動太多,肉一般很韌。不過,蔬果十分新鮮,街上有不少牛油果樹,很多人家裏種了不同品種的香草。」

香港天氣炎熱,夏季經常要開冷氣,司徒偉傑指出,盧旺達海拔高(國內最低海拔為950米),氣候宜人,他逗留當地兩年,風扇也不用開。

司徒偉傑在盧旺達完成聯合國首兩年職務後,選擇調往較近香港的南韓仁川,擔任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助理可持續發展主任。

派駐非洲期間「每天與陽光玩遊戲」,司徒偉傑形容不只景色好及能體驗不同文化,成功感也較大。「聯合國在非洲的角色比較重要,許多非洲國家需要聯合國的中立建議及幫忙。譬如我當時負責的《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他們十分關注如何改善經貿,加快發展步伐。相反,亞洲國家體制較成熟,特別是中日韓。他們較多的是輸出一些技術及成功經驗,幫助其他國家。」

聯合國的職位如不主動申請調遷,便不會作出調動,司徒偉傑於2021年選擇調職瑞士日內瓦,擔任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統計主任,今年初已轉部門,目前的職銜為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濟師,依然在日內瓦上班。

談到現時職務,他認真地說:「之前的工作主要圍繞統計及數據科學,現在的課題較闊,聚焦環球創科政策,探討怎樣利用科技幫助發展中國家。譬如怎樣利用科技改良物流運輸和生產鏈安排等,即是工業4.0。另外,發展迅速的人工智能亦是工作焦點之一,研究怎樣建立一個國際治理框架,一方面更好地監管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可以繼續促進各國合作共贏。」

司徒偉傑長駐外地工作,但每星期都會跟在港家人電話聯繫,每年會回港數星期。

在歐洲工作,公餘時間他會做運動,例如滑雪、跑步等。「好多人覺得做經濟分析比較市儈,講的都是錢或經濟增長,其實切入點應該是提升大眾的生活質素。我追求的比較簡單,學會一些新知識,做到一些有意義的研究便開心,而且更有滿足感。其他興趣包括去旅行,認識更多地方的文化歷史,還有就是閱讀,我喜歡了解不同學科,追求比較廣泛的知識探求。」

 

司徒偉傑(Jackie)小檔案

職業: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濟師

家庭狀況:已婚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哲學碩士

興趣:網球、壁球、行山、旅行、閱讀

 

撰文:楊裕鍀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