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一再打破退休承諾,相隔前作《風起了》10年,本月中在日本推出新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事前沒大事宣傳,上映數天票房已衝破21億日圓,成為吉卜力工作室歷來最佳開畫成績。
驚人票房數字背後卻藏着無數動畫師的辛酸。日本動畫界有一「傳統」:薪金和工時不成正比。
在低薪工時長的情況下,不少動畫師堅持做下去,只是為了追尋理想。試想想,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和心血製作一張動畫後,僅獲數百日圓報酬,每月所得連維持基本開支也成問題,能不畫到懷疑人生嗎?
為從事動畫業數十年的宮崎駿打工又如何呢?他創立的吉卜力工作室,一向致力提升工作環境質素,例如特地在小金井市尋找較寧靜區域,建造獨立工作室,確保動畫師有足夠休息空間,而且女性洗手間的比例較男性為多。
儘管吉卜力提供理想工作環境,他們聘請員工的薪酬並不高。4年前,宮崎駿曾公開招募,相信是尋找《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人員。當時的招聘要求是20歲以上年輕人,男女不拘,最重要精通日語及擁有超強2D繪圖技巧,獲取錄人士須參與起碼一年半製作期,直至相關項目完成為止,基本月薪約25萬日圓。
招聘廣告一出,外界普遍認為宮崎駿出手不低,最起碼有基本薪酬,還可以成為吉卜力一分子,夫復何求?
25萬日圓月薪屬於多或少,或許可從對比看出。曾在吉卜力擔任助手的石根曾正勝,參與過《幽靈公主》(1997)及《隔壁的山田君》(1999)兩部動畫的製作,他近年在社交平台公開自己九十年代加入吉卜力的薪酬,他入職第二年月薪大約16萬日圓,未計通宵加班費。經過二十多年,基本薪酬增加了9萬日圓。
據日本動畫協會《動畫產業報告2022》顯示,2021年日本動畫市場增長迅速,收益達2兆7422億日圓,收益上升,卻沒明顯帶動業內人士薪酬。就算一部日本動畫推出後受到關注,周邊產品、遊戲的收益,亦未必與動畫師有關。石根曾正勝表示,自己公開這些資料,並非要數吉卜力不是,只想揭露動畫產業生態,如情況持續或惡化,對整個行業並非好事。
低成本傳統
日本動畫興起,與漫畫大師手塚治虫有極大關係,他在1963年創作日本第一部電視動畫《小飛俠阿童木》,並確立了低預算、高品質的模式。他熱愛漫畫,不分晝夜地創作,有指日本業內也奉此為工作原則,形成以刻苦工作與低製作費,博取高票房的運作模式,就如2020年的《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製作成本22億日圓,上映後全球票房錄得700億日圓,即獲利近32倍,使業界繼續認為,並非高預算才有高收益,只是大眾有所不知,驕人票房是眾多動畫師為夢想賣力做出的成果。
相比歐美動畫,如今年的《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便有高達1億美元預算(約141億日圓,是《鬼滅之刃》近7倍),全球收超過6.6億美元(約930億日圓,只是《鬼滅之刃》1.3倍)。
動畫師工時長,不同地方都有此情況,早前傳出《蜘蛛俠:飛躍蜘蛛宇宙》續集於明年3月未必趕得及推出,因超過100位動畫師不滿作品被一改再改,工作嚴重超時,而且繪製的圖未必被採用,決定離開另覓機會。
日本人在「轉工」方面,似乎未如歐美動畫師般積極。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日本人2021年平均收入約443萬日圓,一些高收入職業如飛機師,年薪可達1456萬日圓。
動畫師須要不錯的藝術修養和技巧,但他們年收入僅440萬日圓,較平均收入少,正好揭示日本動畫師的薪金偏低。
其實,業內報酬低處未算低,雖然有些公司提供早晚兩餐及宿舍,因基本月薪太低,部分員工只可吃杯麵充飢,有人最後捱不住辭工。
日本富士電視台今年初一個新聞節目,訪問了年僅21歲的動畫師,他屬於最基層職級,負責為原畫師的畫作填補完整動作,基本薪酬每月4萬日圓,每完成一張圖可得250日圓,一張圖大概耗時一小時,每月畫200張,月薪便可加倍。現時的低薪酬沒嚇怕該名年輕人,他的目標是做動畫電影首席動畫師。
新稅制惹不滿
香港觀眾現今打開串流平台,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動畫推出,近月有《鏈鋸人》、《我推的孩子》和《咒術迴戰》等,可見日本動畫受歡迎程度,各種題材應有盡有,每部作品都代表動畫師的堅持,也見證了無數年輕人為夢想努力不懈奮鬥。
可是業界面臨的挑戰,除了薪金低、工時長外,未來還可能因為日本新稅制使收入變得更少。目前年收入不足1000萬日圓的動漫產業工作者不用繳交消費稅,在新稅制下,任何人都要做工作申報,最少被徵收10%稅項。近日,聲優、漫畫、劇團界加入抗議行列,希望動畫師等從業員不要接受過低報酬和非人工作條件,為未來發聲,才有望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動畫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