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
本地室內設計師、藝術家姚俊傑(Joe)擅長創作巨型壁畫及3D地畫,在街道、餐廳、學校繪畫過無數作品,包括2018年全港18區巨型壁畫活動,2019年更於廣東肇慶率領千人,完成逾4萬方呎全球最大3D地畫,獲頒世界紀錄。
而在活化後的沙田火炭明渠,他繪畫出全港最闊(200米)壁畫,又於粉嶺皇后山邨打造3D壁畫,成為公共屋邨的罕見打卡點。
出生草根,公屋長大的Joe本身是一個勵志故事,中三輟學,做過裝修、髹漆等工作,因有繪畫天份,靠半工讀進修,考獲獎學金跳級赴英國修讀藝術設計碩士課程,今天成為藝術家。
Joe自幼反叛,無心向學,曾問小學老師:「數學公式咁深奧,將來有用嗎?」
讀書成績欠佳,他15歲便輟學,跟隨任職裝修師傅的父親做學徒,到地盤批灰:「發現原來咁辛苦,學歷唔夠,工作選擇少,感到前路茫茫。」於是他報夜校,學習西方藝術、素描、水彩,覺得很有趣,而且對裝修工作有幫助。
導師發現Joe具天份,但藝術路不易行,推薦他讀室內設計。他不負所望,靠半工讀進修,在夜校考第一名,獲學校推薦申請獎學金,跳級入讀英國創意藝術大學藝術設計碩士課程,他解釋:「英國大學不太着重傳統考試成績,主要留意報讀學生的能力。老師建議我直接讀碩士,因為專業知識足夠,毋須報學士。」
英國學費和生活費高昂,雖有獎學金,對家境並不富裕的Joe而言,不易應付。「當時,英鎊兌港元幾乎處於最高峰期,一年留學生活費約三四十萬港元,我看了許多關於投資的書籍,又受《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啟發,學投資,將積蓄買樓買股票,有些收穫,27歲去英國讀碩士前已擁有人生第一個100萬元!」
因為找到讀書興趣和人生方向,Joe以優秀表現完成碩士課程,2009年獲英國文化協會頒發「傑出國際學生獎」。
回港後,他加入室內設計公司,擔任高級室內設計師,又在夜校教書,日夜不停工作,儲夠本錢和經驗便實現創業夢,工作範圍由室內設計延伸至壁畫地畫、各種藝術創作。
這次訪問地點在火炭明渠,那裏的200米闊壁畫是Joe其中一幅傑作,創作過程他至今難忘。「在疫情實施4人限聚令期間繪畫及完成!」畫中圖像有白桂木、楤木、綠翅金鳩、夜鷺、大白鷺等火炭區常見景物,融入該區代表性建築,展示生態資源與人類和諧共處的訊息:「希望能喚醒港人愛護大自然,負起保育的責任。」
香港擁有壁畫藝術的公共屋邨不多,Joe另一代表作是皇后山邨的15米乘9.5米巨型3D壁畫《軌跡》。「皇后山邨原址為皇后山英軍軍營,當年軍營前有火車軌作物資運輸,回歸後遭拆走,所以繪畫《軌跡》還原回歸前軍營生活場景。」他表示繪畫歷史畫作,最大難度是搜集資料圖片,因未必有記載,就算有,解像度都很低,甚至是黑白相片,要靠想像力或其他人記憶口述,再重現出來。
要數他最具挑戰性的作品,就是帶領內地立仁實驗學校近千名師生,在校園內繪製3D立體地畫《小魚的故事》,作品總面積為44500方尺,創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3D立體地畫」紀錄。
《小魚的故事》講述生態池內小魚,經過不同歷練逐漸變成大魚,最終游出大海的成長過程,鼓勵學生努力不懈,自強不息。Joe自2018年5月開始在校園內繪畫,至2019年11月才完成,他笑言:「18個月未放過假!」
「逢星期五放工後,從香港乘搭4小時長途巴士直達學校,就住在學校宿舍,我周六周日訓練老師,然後由老師帶領學生創作,星期一早上回港工作。」當地人單純、生活節奏慢,令他感受深刻。「最有趣經歷是,周六日晚上學校人很少,我繪畫的時候,校工、年輕管理員拿來擴音機、結他、咪高峰在旁邊jam歌,相當好氣氛,大家為自己的音樂、藝術夢想而努力。」
儘管戶外創作壁畫經驗豐富,Joe不時面對控制不到的挑戰——天氣變化。「譬如舉辦一場壁畫創作活動,很難得召集到百多人,可惜終因天雨關係改期、延期。另外,去年夏天為警隊博物館繪畫壁畫時忽然下大雨,我們在山頂露天地方,全身淋濕,非常狼狽,未完成的壁畫猶如『溶妝』,要清洗後重新再畫。所以,我每次進行戶外創作,早上一定留意天氣預報,只要有機會下雨,都要暫停。」
由小時候讀書不成,到念完碩士事業有成,先後贏得多個業界獎項,Joe不忘以過來人身份幫助基層人士、鼓勵失意年輕人。他與熱心公益人士組成慈善機構「愛延續愛」,推出名為「百花樹」的慈善項目,將壁畫藝術帶入學校和社區,傳遞關愛、正能量和團結共融理念,他解釋:「百花樹,象徵不同類型的花都可以大放異彩。設計概念來自個人經歷,傳統教育未必發揮到潛能,但每個人有各自天份和才華,即使學業上達不到優秀成績,只要堅持不放棄夢想,一樣百花齊放。」
Joe亦與戒毒機構合作,教導更生人士一起繪畫「百花樹」壁畫,最近曾到南丫島志願戒毒機構做慈善壁畫活動,讓機構的女孩透過畫畫過程,學有所長,重新建立人生價值與自信。
美國已故普普藝術大師安迪華荷(Andy Warhol)是Joe最欣賞的藝術家之一,因華荷成功將藝術與商業結合,達至雙贏,這也是Joe努力的方向。「3年疫情以來,聽到一些藝術家抱怨缺乏支援、少了收入。坦白講,我的室內設計工作大多停頓了,不過,很感恩多了與其他行業或藝術家跨界合作、轉型的機會,例如和牆紙公司合作推出藝術牆紙,是事業上的新嘗試。」
他指出,不少具天份的年輕人想投身設計藝術行業,可是擔心收入不足、缺乏營商經驗及對工程、環保物料、法規等認知不多,不敢貿然入行。於是,Joe今年成立了香港壁畫協會,希望讓本地藝術家得到專業技術支援。最近,他與本地藝術玻璃生產商合作,以好友蛙王(郭孟浩)的水墨作品進行二次創作,打造成玻璃工藝擺設,完成突破。
撰文:林艷虹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科幻天藍酒吧 精細佐酒小食 |
上一篇: | 聞所未聞(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