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
寫這篇文章時,剛好看完日劇《重啟人生》大結局。劇情發展屬意料之內,卻又有點意料之外。
友人是在Netflix上煲這套劇集,她用兩日一夜煲完。我卻情願在電視上慢慢追看。每晚十時正播出,寫稿寫到差不多時候就乖乖坐到電視機前,比吃飯更依時依候,每天都有期待。它並非最好看的日劇,不,可能在我的排名榜裏,十名之內都不是,但自第一集開始,劇情已經為腦袋帶來不少衝擊——如果我是她,如果我可以重啟人生,到底可以改變什麼。
為了觀看大結局,這一晚,我和丈夫只買外賣回家吃,即使晚飯時間和劇集播出時間相隔至少三小時,但為免中途有任何阻滯,還是留守家中比較穩妥。
大概是由十幾二十年前開始,對「大結局」有難以言喻的情意結。如果開電視時剛好發現正在播映一套劇集的大結局,儘管從沒看過該劇,完全不知道故事情節,都忽然被吸引,看得津津有味。
為什麼如此鍾情大結局?自我分析是,對未知的將來十分擔憂,惴惴不安,潛意識便渴望知道所有故事到了最終會不會一如所料,抑或出現驚人轉折,扭轉命運。簡單一句,就是缺乏安全感。
更別說一直追看的劇集了,更加視大結局為一個重要儀式,雖然看完後會感到若有所失,心情低落,除非很快有另一套劇集填補空虛。英國心理諮詢師Elena Touroni指出,電視節目,尤其是有劇情推展的劇集和真人秀,可以令我們快速分散注意力,全情投入眼前發生的故事。這種另類社交連結,讓我們與電視裏面的角色建立了關係。大結局播出之後,我們與劇中人猶如經歷「情到濃時竟分手」的悲哀,所以才會倍感失落沮喪。表面上看,坐在電視機前只是毫無意義的消磨時間方式,實際上,它會為觀眾提供逃離現實的機會,讓大家喘一口氣,度過孤獨難熬的日子,「是刻板生活的配樂」。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天鵝也會蹺起二郎腿,為的是調節體溫。 |
上一篇: | 再到壽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