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31日

張綺霞 訪談錄

印度教分支奎師那 在港修行信徒70人

曾佳妮(Lila)是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ISKCON)香港分會信徒。這個宗教屬於印度教的分支,以神祇奎師那(Krishna,又譯作「黑天」)為中心。1960年代,印度教學者帕布帕德越洋前往美國,在紐約倡導「奎師那知覺運動」,成立ISKCON,乘着嬉皮文化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

這教派認為每一個人都能與神連結,只要透過研讀《薄伽梵歌》、《韋達經》等,以及茹素、修習「奉愛瑜伽」等來修行,就可回復心中和諧,恢復「奎師那知覺」。Lila解釋:「這不是新興宗教,而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經典。」

Lila原本信基督教,常覺得教義無法回答心中疑問,在大學時因為好奇選修了一個與印度宗教文化有關的課程,從中認識到ISKCON。「他們的修行哲學和我追求的東西吻合,就成為了其中一員。」

從前她常有很多疑問,「舉例:如果神代表愛,為何這個世界有如此多苦難?有那麼多宗教引起的戰爭?為何壞人有好報、好人有壞報?」她在ISKCON中得到解答,認為苦難只是幻象。「我們原本屬於完整的神或是宇宙的一部分,一切都精密而穩定地運行。當我們與它分裂,用自己的模式行事,就出現混亂,產生苦難,當我們與這個源頭重新連接,一切都能轉變。」

相信輪迴

ISKCON相信輪迴,也有類似天堂的概念,這一點很吸引Lila。她認真地說:「可以回到一個靈性的世界,或者高等星球,那裏沒物質享受,會得到靈性的滿足。修行就是意識的轉化,修行高的,就算生活在現世,意識已經轉移到那裏。達到這世界只須要純粹的一念之間,只是我們仍未淨化,可能要很多世修為才能夠做到。」

香港的協會於1987年成立,歷史不算長,現今在港篤信且參與修行的信徒大概70個,有華人和其他族裔,不時有短暫居留的印度信徒到香港廟堂參拜。日常信仰活動主要是每天7次的崇拜、節日祭祀、聽老師講經典及唱誦等。

Lila笑言起初決定修行,也經過一段時間適應。「要學習梵文閱讀經典,又要自己煮素食,因為很難在外面用餐。」

Lila自言入教後轉變巨大,對人生想法改變不少。「從前我不斷追逐事業和物質上的成功,自入教後,開始清晰自己要的是什麼,追求靈性上的提升。待人處事變得不太執着。」她更放棄全職工作,全身投入信仰,加入廟堂服務,如今則與瑜伽中心合作推廣信仰。她當初入教,身邊的人都難以理解。「家人很擔心我信邪教,以為我如賣身一樣,從此不工作不回家,其實這套宗教哲學是很生活化的,不是要人棄絕一切。」經她多年努力,家人如今已轉為支持。在廟堂,她結交不少朋友,更認識了港菲混血的丈夫,他同樣虔誠。「很感恩我們在靈修路上能互相支持」。

Lila認為自己的信仰和其他宗教沒衝突,甚至有共同目標,能彼此理解。「無論任何宗教,也是意識的擴展,要人超脫自己的意識,去連結大些甚至可能是宇宙的意識,不只對自己和身邊人,也對社會和世界好。」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