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3日

吳崇欣 心之旅程

請不要說「你別想太多便好」

根據我臨床經驗的不科學統計,「你別想太多(便好)」這句話大概是最令人討厭的安慰說話。

說者無心,或許只因不知怎樣安慰對方,然而聽者真的會非常生氣或受傷,甚至有被加插一刀的感覺。

J有焦慮症狀,經常暈眩、腳震。她兒時遭父母遺棄,曾被肢體虐待;十多歲出來打工,有無數被欺負經驗……這樣的成長,其苦不足為外人道。當兒子幫她約我會面時,我對她從沒患上更嚴重的心理疾病而感慶幸;她有很強烈的學習動機,願意學習各種方法來協助自己。當我們處理了一些兒時創傷,她的焦慮情況減輕了,最後不必使用藥物。於是她有信心與舊友坦誠自己過去,怎料換來卻是「那些事情都已過去了,你現在別想太多」。

J當然知道事情已經過去,多想無益。她的分享也不代表「想太多」,而是尋求連結。因為創傷是很孤單的事。

N因失戀而觸發情緒病。她在經年治療康復之時,覺得自己準備好和好友分享心路歷程,結果相識多年的兒時好友跟她說︰「其實失戀沒什麼,你別想太多。」好友不知道的是,她還有個嗜賭成性、不負責任的父親,和長年工作忙碌沒空照顧她的母親……這些成長背景所製造的長期不安全感、難以信任別人等狀態,讓失戀這件事成為觸發她發病的原因。

我想說,當朋友跟你分享他的過去時,他們的須要可能是連繫和被明白。

請記着,我們不一定很明白朋友所有故事;不一定能感同身受他人內心世界;我們可能有自己見解,卻不一定適用於對方;情緒病不是脆弱而是不幸。如果好朋友向你打開心窗,坦露他內心的脆弱,你不必說太多安慰說話,只要好好聆聽、保持好奇心就足夠,或者也可以流露一下自己感受,例如「我聽了也替你難過」。也許你很想幫忙,可是奉勸先按捺着批判和分析,帶他去吃喝玩樂吧,那也可以是有質素的陪伴!

作者為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www.mindfully.hk

 

[信健康] 如何幫助情緒病患者,心理健康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