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0日

張總 毋枉管

整合資源取得成功

「喀布爾時刻」後,西方世界普遍認為「沉重打擊了美國的地位」和「拜登的信譽」,拜登簡單地說:「沒有看到盟友對我們的信譽提出質疑。」

美國媒體更有人說,要大家看歷史,「西貢時刻」雖然難看,並不妨礙一個強大的國家整合資源並取得成功。1975年(越南)西貢戰役後,只過了15年,柏林圍牆倒塌,及後蘇聯解體,冷戰大獲全勝,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

觀其意義,是說美國只須花15年,同樣可以擊敗別國,取得成功?現今美國有什麼資源可以整合,軍隊嗎?財力嗎?還是文化實力。

「西貢時刻」的來臨,由1973年1月27日四方簽署「巴黎和平協約」發始,然而,美軍其實早於1969年便開始自越南撤退,1974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因水門醜聞下台,繼任總統福特在1975年4月23日宣布越戰結束,在4月29日退出最後一批軍人只有2500人而已,然後才是4月29至30日進行的大撤僑行動。

那時美國合共撤離逾50萬人,只留下2萬軍事顧問和海空部隊,支援訓練南越的110萬大軍,整個撤離過程顯得有點倉皇。

越戰中,美國耗費2500多億美元,而阿富汗之戰則投入超過一萬億美元的戰爭費用;1975年資本主義如日中天,新自由主義崛起,發美國夢的人不可勝數,尼克遜將美元和黃金脫鈎,令美元雄霸50年;放眼今天,美國內部出現不少分歧,要在15年內找出一個能完成整合的偉人,難矣哉!

國家要取得成功,只能發揮自身最優良的傳統,證明自己配得上作為一個偉大的國家而存在,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剝奪其他國家發展權利。單看近年半導體打壓行動,最終結果反讓美國企業失去半導體市場份額。

至於要美國企業回歸投資,在建廠成本超高、美國員工不好管理的兩大難題下,成功機率或許不太樂觀,連最懂節省成本的台灣企業,都吃過建廠成本高的苦果。

在美國,只有約六成工人滿意自己工作,滿是不愛加班,只望準時下班的打工心態,該如何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的良方已尋尋覓覓數十年,也是徒勞無功,怎麼辦?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