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9日

余家強 思前‧賞後

超級英雄片? 《教廷第一驅魔人》

留意本欄都知,筆者喜歡介紹鬼片。魑魅魍魎,大概人類最原始的好奇,我們圍爐夜話,往往變成講鬼故。鬼片又可分成兩類,我偏愛像《聊齋誌異》或日本《怪談》,詭異淒迷,不寒而慄,憑氣氛取勝,不用強調正邪對決;另一類主旨在於降魔伏妖,代表作自然首推《驅魔人》(The Exorcist, 1973),一旦人鬼鬥法轉入直路,便再無懸疑可言,淪為靠動作甚至搞笑,在荷里活是《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 1984)及其系列,在香港是《殭屍先生》(1985)及其系列,雖然過癮,卻失掉恐怖感。

近期主流回歸《驅魔人》套路,都比較嚴肅,以這兩年本欄介紹過《詭屋驚凶實錄3》、《凶靈祭》、《咒》、《魔鬼之光》為例,不約而同皆是無辜孩子遭邪靈附體,「神職人員」登場捉鬼,明刀明槍,沒多少曲折,大家睇慣漫威,這類鬼片重點也在特技,乃至高潮靠大打一場而已。有趣在,舉凡東方如台灣、泰國還容許邪能壓正,替結局留下餘韻遐思;西方廣義基督教文化根深柢固,撒旦豈能勝過上帝?次次邪不能勝正,便連懸念都欠奉。

這套《教廷第一驅魔人》(The Pope’s Exorcist)片名仍食住《驅魔人》條水,擺埋教宗和梵蒂岡上枱,又似上文提及的《魔鬼之光》(Prey for the Devil, 2022)煞有介事描繪驅魔士之育成,標榜著名神父Gabriele Amorth(1925–2016)自述真人真事。太形式化了,遺忘聽鬼故的浪漫初心,先天非我杯荼。但無論如何,硬漢羅素高爾(Russell Crowe)扮神父扮驅魔人夠新奇,是本片最大亮點。

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

幕啟,先引述梵蒂岡神父Gabriele Amorth(羅素高爾飾)金句:人若不信有鬼,撒旦就開心,因為這樣人也不相信有神。(大意)片中所述,現今科技壓倒一切,教廷內都避談鬼怪,以免遭導人迷信之譏,唯獨教宗信任Gabriele Amorth,委任他做驅魔士,用古法捉鬼,也是夕陽行業。這股角力,貫穿全片,使人反思,認定科學萬能,何嘗不是一種迷信?羅素高爾的神父造型,開電單車,喝烈酒,卻戒糖視為魔鬼之物,帶點幽默感;另有靚仔拍檔年輕神父Daniel Zovatto作顏值擔當,配搭充滿戲劇元素,竟恰似早年大台劇《天師執位》(1984)劉丹與苗僑偉組合。

劇情嘛,仍由新屋入伙——今次是女主角攜同兒女裝修修道院惹來怪事連篇和孩子撞邪展開,頗例牌。每逢見小演員擠眉弄眼大嗌惡咒(配音粗聲粗氣)或肢體扭曲(鏡頭效果),我就頭痕,給些新意好不好?新意,源自兩位神父原來各懷不可告人秘密,牽涉修道院也隱藏中世紀宗教裁判所的黑歷史,欲蓋彌彰,愈掩飾愈反遭撒旦箝制,所謂心中有鬼,觸及人性陰暗面,才格外可怕,猶嫌寓意發揮得不足。

弔詭在,強勢基督信仰傳統之下,彼此早知邪必不能勝正,一方面十萬火急,一方面老神父諄諄教導小神父要懺悔,祈禱就是力量。一味拍祈禱固不成戲,遂變成鬥念經鬥具氣勢,玩很大,教宗都嚇到噴血,算宗教宣傳抑或反宣傳?我記得昔年港漫有本《鬼書皇》,終發展成神魔大戰的一部誇張打書,似《龍虎門》。《教廷第一驅魔人》尾段飛天遁地、開山劈石,比起Marvel不遑多讓,陰森蕩然無存,不知好事壞事。

於是我明白怎麼找硬漢羅素高爾,他根本擅演超級英雄,還擺明開續集呢。

撰文 : 余家強

[email protected]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