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0日
「唔係啩!」並非質疑不可信,而是難以置信。事緣剛呷過一口麵湯,有人見我舔舔嘴回味,便說湯頭是由北海道甜蝦蝦頭熬製的。
用蝦熬湯並不稀奇,平日在家做蝦的食制,總會把本應棄而不用的蝦頭蝦殼熬湯,放在雪櫃中備用,而坊間有些麵店都以蝦頭蝦殼熬真材實料湯底,畢竟本地蝦多的是,專門從日本入貨炮製湯底,還是大鄉里第一次聽聞。
「可以見識下嗎?」多年新聞工作養成理念:眼見為真。如此突然一問,難得店家打開廚房大門,只見一個近1米高大鍋,升上來的濃香不正就是蝦湯!旁邊大鐵籠裝滿蝦頭,廚師說每天必須花3小時熬蝦湯。忽然想起,怪不得買急凍甜蝦刺身,蝦頭都不知所終,原來全收起來另有去處。
還記得十多年前「一幻」在札幌開業,就是以甜蝦湯底闖出名堂,我等貪威識食之徒,也慕名朝聖,結果碗內蝦湯一滴不留。5年前分店開到香港來,當然主打鮮美蝦湯,當時想當然以為蝦源就地取材,直至這天在銅鑼灣世貿中心「一幻」拉麵新店廚房,無意間更正自己的誤解。
限定滋味
不過,這天喝的其實並非純蝦湯湯底,是日餐牌有新張期間限定的「海老.牛乳蝦湯拉麵套餐」,人的心理就是這樣,「期間限定」是個極大誘因,此時不吃日後便沒得吃,二話不說就點了這款拉麵。不知是否北海道牛乳發功,這啖濃郁蝦香湯頭相當滑溜,但冷不提防兩片「雞叉燒」上有一堆橙色日本南瓜蓉,旁邊人當寶,而我則小心翼翼將之徹底清除,因為由來都不喜愛南瓜。
說起來還有一個疑團,在等食期間,百無聊賴將餐牌由頭到尾睇一次,發現不管什麼口味和做法,各式拉麵都賣88元,唯獨一款香港店限定的「日本番茄蝦湯拉麵」只賣78元。它是原味蝦湯上加日本番茄,原味賣88元,加了日本番茄卻便宜了,以為份量少了,卻又不是。
定價,是經濟學上很高深學問,許多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因在價格問題的不同範疇內有真知灼見而奪魁。為什麼一碗加了料的拉麵反而賣平10元?經濟學大師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再世,能否用嚴謹經濟理論解答這個謎團?
(編者按:梁家權最新著作《沒有星星的美食》
現已發售)歡迎訂購:實體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米蘭內戰 敵愾同仇 |
上一篇: | 香料界女王 芬芳小豆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