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
「氣質教育課程」是東華三院何藍瓊纓幼稚園的特色之一,讓孩子自幼學習社交技巧和餐桌禮儀,如中式、西式和日式等飲食文化,培育他們成為有禮貌、有氣質的小朋友。
周思華校長舉例:「譬如穿上和服學習日式進餐禮儀,原來在日本,筷子是橫擺的。相反,中華文化的餐桌禮儀裏,筷子是垂直擺放。至於韓國人,多用湯匙來吃飯,而品嘗西式湯時,湯匙要向外舀湯。」
教幼兒叩茶
過往,校方曾邀請家長體驗飲食文化課,由小朋友親自奉茶給父母,表達感恩和孝道。「幼兒班很早學會叩茶,即是別人斟茶時,用手指敲枱兩下,示意謝謝,亦教他們用餐時不可『飛象過河』等各種日常飲食禮儀。另一方面,透過飲食活動,包括教小朋友捲意粉、在麵包塗牛油、用菜包捲肉來進食等,訓練孩子的小手肌,同時增強自理能力。」
周校長上任後,為了增加孩子的生活及社會體驗,和教學團隊深化社交禮儀課,例如以校巴作為乘車禮儀示範,教學生上車時與人打招呼、扣好安全帶、雙腳別向前踢等。「課室設有模擬角,其中一個場景是髮型屋,讓學生扮演客人和髮型師,教導他們待客之道,以及作為顧客應有的禮貌。」
學校當然少不了戶外活動,老師帶孩子看電影和話劇,學習作為觀眾的禮儀。「有次本來去觀賞香港芭蕾舞團表演,可是因為疫情,演出場地關閉,幸而轉為網上實時表演,小朋友可在學校欣賞。幼兒班年紀太小,於是邀請不同劇團來校演出,體驗觀賞的禮儀。」
撰文:林艷虹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師生迎難渡風浪 打造忘憂和食店 |
上一篇: | 東華三院何藍瓊纓幼稚園 韓日教材帶領新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