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9日

吳崇欣 心之旅程

如何應付不安全感?

我們會如何面對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不安全感?

珊很少沒在談戀愛。簡單點說,她的男友總是一個接着一個。不是說她人很隨便,而是她就是沒法子不這樣。

「就很自然想有人在自己身邊,也許是想找人依靠。」她說。

沒有拍拖的日子(通常不超過一個月),她大部分時間會感到不安、空虛、焦慮,同時,她也會有覺得很自在,有可以做自己喜歡事情的時候,只是比較短暫。然後,她又會遇上對象,再次投入戀愛當中。

珊有很強烈與人親密的需要。身體接觸不止舒適,也是心靈慰藉,珊的親密關係很多時都由性開始。然後,她一認真地展開一段親密關係,會想天天都見到男友。而且她會很緊張,在意自己身材和打扮、男友有沒有快速回覆訊息、自己有沒有被重視;也會偷偷地檢查對方手機訊息,同時,珊事事也想得到男友的確認和准許。

因為這種緊張情況,她約見了我。她不止有焦慮症狀,也有厭食和身體畸形恐懼症病徵。

珊心底很害怕被拋棄,所以對於自己外表很緊張,也怕如果做了沒得到男友准許的事情,男友就會不開心而離開她。珊心裏覺得,自己並不值得被愛,有人要已經很好。

什麼都不信

欣很少談戀愛,雖然她不是不想,也不乏裙下之臣,但就很少動心;當有對象打動她,她便會有想逃開的感覺。

欣來找我,是因為她剛開始了一段親密關係而感到很大壓力。她經常失眠,日間工作時會心神恍惚,一般人一拍拖會臉上發光,她卻相反,有時會刻意不讓男友找到。

她心底時常想︰「我到底要怎樣分手才好?」

「我覺得我很難信任他。」欣說。

「那麼你會忍不住檢查他手機嗎?」

「沒有。我其實覺得,就算我檢查了沒發現,也不會信他。」

「你意思是不信他什麼?」

「不知道。」

「不信他沒出軌?還是不信他愛你?抑或其他?」

「什麼都不信。」欣開始流眼淚。

生30歲,一個很好看的年輕男士,卻一直沒女朋友。

他的抑鬱症已經痊癒了;我開始跟他探討往後人生想要怎樣過,有什麼重視的東西,話題就去到「為什麼他總是單身」之上。

生說︰「我反正終身都不會結婚,不適合組織家庭。」然後他又說︰「可是有時看見媽媽白髮蒼蒼,又覺得,還未成家她很擔心,其實我也喜歡有個家。」

「人類是群體動物,我們要被陪伴,也很正常。」我說。

「上法文課的一個女生,對我有意思,可是她問我要不要下課後去喝一杯,我拒絕了。」

「為什麼?」

「不知道。好像本能反應一樣。」

「你覺得她不吸引你還是什麼?」

「不不不,我其實覺得她很可愛啊!」生停了一停。「我認為她太漂亮了。」

「你是說,明知她對你有點意思,可是你跟自己說︰『她太漂亮了,不可能喜歡我的。』這樣?」

生點頭。

這些想法,你覺得熟悉嗎?

探索新方法

表面看來,珊、欣和生都跟一般人無異。珊是一位獲過獎的老師,行動起來獨立而能幹,也有自己社交圈子。欣是一位年輕律師,事業挺出色,而且很喜歡做運動,有幾個要好的朋友,和同事關係良好。生見我時沒在工作,他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喜歡動物,家裏共有貓狗5隻;他和中學時的朋友保持一定連繫,只是從來不拍拖而已。

他們的共通點,就是都有被遺棄的焦慮。他們分別用不同方式應付這焦慮。

珊以過度補償來確保愛人不離開自己;欣則一直以來以逃避方式來應付內心對親密關係的焦慮;生最矛盾,大部分時間都不自覺地逃避着,內心否定自己有與人連繫的須要;同時經常覺得孤單。

事實上,在親密關係中之不安全感,是人所共通的;我們開始重視生命中一個人或一段關係,就必然有害怕失去的感受或受傷害風險。珊覺得拚命努力令自己「變好」才配擁有一段關係,因而弄得身心疲累;欣則以「與人保持心理距離」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她非常害怕親密,所以戀愛的感覺既開心又不安;生則乾脆否定有這須要,會不時跟自己說︰「沒關係,我一個人就很好。」以及「為什麼沒有女生喜歡我?」

建立親密關係就意味着必須冒險。那段關係愈親近,要冒的險也愈多。如果在這段親密關係中,安全感被提高了,那是很療癒的事;但有時也不一定發生,然後,我們可以學習去看見,自己是怎樣在應付着不安全感這件事?這方式是否有效?是不是利多於弊?

因為有些方式,在小時候可能保護過我們,然而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如果覺察這些應付方式不合時宜,或是帶給我們損害比幫助多,就可能想探索新方法,去應對這些人生中無可避免的冒險,以滿足與人連繫的須要。

註:故事中的人物、背景不代表真實個案。

撰文 : 吳崇欣_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信健康] 如何為感情帶上安全感,心理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