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月前公布一連串措施,希望解決日本人口「少子化」(人口老化與出生人口下降的統稱)問題。
由於項目甚多,岸田誇稱為「異次元」政策,以協助日本走出少子化這困局。當中包括撤除子女援助的家庭入息上限、調高家庭子女免稅額、調低幼稚園老師對兒童的比例(即小班教學)、增加全國幼稚園數目,以及零息大學學費貸款自主等。
岸田急急為自己的政策作宣傳,背後原因是人口統計數據令人十分擔心。上月底,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發表了一份對未來50年日本人口預測——2027年時,每3名日本人中,就會有1人超過65歲;估計到2070年時,全國人口將會下跌至8700萬(現在是1.26億)。
左閃右避
更重要的是,在2022年新出生的嬰兒數目跌穿70萬大關,在之前的預測裏,這是2027年的事,想不到足足提前了5年。
過去十多年,前首相安倍晉三與菅義偉一直把增加人口政策掛在嘴邊,實際行動卻是少之又少(日語稱為「棚上げ」,即放上架之意,難做的事情先放上架,看不到就不用做);現在這個難題交到岸田手上,似乎終於到了不可再左閃右避的地步。
岸田的「異次元」政策清單推出後,日本朝野反應普遍冷淡,指過往歷屆政府都曾推出類似措施,都是成效甚微。
近年日本社會流行晚婚,與八十年代相比,現時日本男女在20歲結婚的數目只有三成,而日本的出生率更是發達國家中最下游類別,這些問題不解決的話,政府推出再多的銀彈政策,也不一定能鼓勵年輕人生育。
雖然增加免稅額是好事,增加幼稚園數目也很好,然而,年輕人想享受自己的單身(或二人)世界,是屬於自己對人生的追求,有了小孩便不符合這個願景,所以,再多誘因亦或許白費心機。
此外,日本女性的就職率為全球發達國家末席,這個數字在經濟起飛、終身僱用的八十年代似乎毫不顯眼(日語有所謂「出產退職」,因為要生小孩而辭職,一退就不回)。
舊酒新瓶
在年輕人收入低迷的當下(2019年,日本政府公布20歲年輕人年薪中位數:20至24歲為264萬日圓,25至29歲則為369萬日圓,比香港2022年的個人入息中位數更低),若他們沒有「父幹」可依靠,想結婚後再開枝散葉,談何容易!
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報告當中,有外國人佔總人口比率的有趣預測,這個數字目前還只是百分之五,預計到2070年則會超過百分之十。其實,就算是百分之二十,只要能解決到日本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又有什麼所謂?
岸田文雄想做出「異次元」成果,首先應該到海外移民比率和女性就業率高的國家及地區「取經」,能搬字過紙的通通搬過來,做不到的再命令官僚和日企檢討為何弄不出成效,來個徹底的「令和維新」才會有看頭。東望望,西看看,全部思維均是舊酒新瓶,會奏效才怪呢。
撰文 : 香睿剛
(編者按:香睿剛最新著作《笑看東瀛2》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