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日
前菜鹽滷鮮鮑魚捧來時,不禁會心微笑,伴碟的葱油香草汁,不就是大廚邵德龍其中一種拿手絕活:汁嗎?這綠油油葱油,他曾令本來已肥美的脆皮雞活色生香,今次則含蓄地滋潤了冰涼鹽滷鮮鮑。
特意多呷兩口YiHu Rosé Wine,讓舌頭回復清新感覺,以迎接「海藻汆西施舌」。「西施舌」是沙蛤,字面看來是清湯一道,但「問湯那得清如許」?從前領教過邵師傅的所謂清湯,查實經過相當複雜工序做的,幾隻沙蛤和一堆海藻汆水,怎可能有如此滋味?清湯湯底是用雞和肉熬成,以蛋白黏結所有渣滓吊出如開水般的清湯,才再落海藻和沙蛤,不明白箇中底蘊者,𢱑爆頭也想不通滋味來源。
「㸆」煮技法
之後來的「京葱燒釀遼參」,是將「獅子頭」釀入小遼參,兩枚京葱先炸香,再配濃稠鮑汁,而鮑汁是以雞肉、豬皮、豬肉熬成,所以遼參才那麼好吃。至於那道「大白菜㸆羅漢蝦」,重點不是蝦,當然不會是大白菜,仍然是汁。「㸆」是烹調技法,本意就是收汁。它送來時已散發惹味蝦籽香,還以為是蝦籽煏出來的,卻原來是將蝦頭和蝦背上的膏與蝦頭一齊落鑊炒,炒時用鑊鏟順勢樁爛蝦頭,再撞高湯,慢慢收成汁。結果,匆匆吃完蝦和白菜,老實不客氣把碟上的汁全部瀡落喉嚨。
「黃燜雞絲燉粉條」那些濃稠黃湯,以雞、肘子和甘筍熬湯,取出雞回鑊煎至金黃,再把原湯撞回去,加丁點藏紅花着色,於是平平無奇的粉條吸附了湯汁,變成人間美味;「翡翠鍋塌玉帶」相對簡單了,那些汁是用蠶豆混和雞湯粹成的;「醋椒鍋包黃花魚柳」是唯一帶微辣菜式,也是來自四川的邵師傅最克制之作,酸和辣的汁沒掩蓋黃花魚鮮;「賽螃蟹」是純技藝演繹,以低溫油泡方法將蛋白推成一顆顆銀白珍珠。
這夜「蓬萊八仙宴」,配搭的酒全部來自山東煙台蓬萊丘山谷的仙島酒莊,這個酒莊是後起之秀,40年經驗老到的邵德龍,就用山東老菜做法來配山東新酒。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若果大廚只管顯自己的神通各顧各,在座眾人添完又添的紅、白酒便沒意思了,好菜襯托,好酒才相得益彰酒韻。
如果要總結「紅棉」這一晚的精粹,兩個字:「汁」和「酒」。
(編者按:梁家權最新著作《沒有星星的美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