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
王英茵是港鐵車務項目策劃經理。
她加入港鐵超過20年,目前職責主要是與團隊改善站內設施,除育嬰室外,也有參與廁所的興建、手機充電服務等。她指出,加入團隊時調景嶺站剛落成了全港第一個港鐵育嬰室(2019年),現時全部線路共有14個育嬰室,只有一個在閘外(尖沙咀站)。目前團隊主力在新路線及新車站加設育嬰室,舊站較難再加建。
「基於地理環境等各個因素,我們只能在7個舊站加設——如中環、油麻地、尖沙咀、北角……藉着興建廁所,我們同時一併興建育嬰室。」雖說是「一併興建」,不過這些育嬰室都是獨立空間,通常設於廁所旁邊。這天她帶記者去看的場地是尖沙咀站內的育嬰室,去年7月新落成。
王英茵本身也是一個媽媽,曾用母乳餵哺孩子四五個月,孩子今年10歲。在策劃興建育嬰室時,她站在媽媽的角度,向工程師提出不少意見。「例如我留意到推門的力度,媽媽如果抱着孩子,會使用最有力的手,例如我是右手,那麼我用來開門的會是左手。如果門被調校得很緊或門本身太重,那麼媽媽會否不太方便?」
另一個她提出的意見是掛鈎的位置。「抱着BB的媽媽或爸爸,通常都有一個大袋,因此掛鈎不可放在(坐椅的)對角,應放在他們觸手可及之處。」另外,她指房內枱椅的高度也精心計算過。「媽媽或爸爸坐下來時不能吊腳,一伸手要摸到枱面的東西。」
回想10年前,王英茵笑指市面很少有獨立的育嬰室。「較容易在大型商場內見到。」她邊回想邊道:「我覺得大概五六年前開始,市面慢慢多了育嬰間。一些地方即使本來沒有,可是人們因有了這個意識,所以都會盡量提供。例如我有個朋友,一次在酒樓想餵奶,雖然酒樓沒有育嬰間,但對方開了一個房仔給她做這件事。」她再憶述個人經驗:「在我餵奶時,由於市面沒那麼多育嬰室,每次我都要定時泵奶,並計好時間才能出門呢!」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母親節孝心宴 精緻傳統滬菜 |
上一篇: | 港大護理學院育嬰室搜索App負責人 駱月雲講餵哺母乳地點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