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7日

占飛 忽然文化

希望vs失望

前文講過希望的積極和正面作用——推動人奮鬥、努力向上。無論希望最終能否實現,取法乎上,總會得乎其中。有些哲學家強調希望的消極和反面作用。最佳例子莫如守株待兔的農夫,希望再有兔子撞樹,不勞而獲。

十七世紀荷蘭哲學家史賓諾沙認為,希望來自恐懼。恐懼往往導致人有不理性的(irrational)希望。人因恐懼死亡,而希望死後有另一生命,遂迷信。不恐懼死亡,便不會迷信。史賓諾沙尋且認為:專制君王大多數是昏君、暴君,希望他們改過遷善,是不理性的緣木求魚。同期的英國哲人霍布斯亦指出,政客總是以不理性的過高希望,爭取民眾的支持,奪取權力執政,之後成為專制的暴君。

擺脫荒謬

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則指希望是「人心的愚蠢」(folly of the heart)。希望是不理性的、受情緒和意志影響的,令人無法理性地認識問題和困難,無法掌握真理和真相。結果,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甚至如魯迅翻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某首詩兩句:「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叔本華還警惕世人:不要以為希望無法實現,才會失望。希望實現了,很可能令人更失望。塞翁一匹馬跑失了,他當然希望尋回失馬,怎知失馬不單自行回來,更帶同兩匹新馬,希望實現了。豈料兒子策騎其中一匹新馬,竟遭拋下,摔斷腳。可見希望實現了,不一定是好事。

卡繆認為人生荒謬。做人恍若古希臘神話的薛西弗斯(Sisyphus),每天艱苦地推石上山,到達山頂,石頭自動滾回山腳。天天如是。以為憑希望、情愛、信仰等等,可以找到意義,擺脫荒謬,結果只是徒勞。人類要在世間建設烏托邦和大同社會,只會適得其反,帶來暴政。卡繆提出:與其希望明天會更好,不如效法薛西弗斯,一天既終,石頭滾回山腳,「必須想像薛西弗斯是快樂的」。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