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9日

周肇平醫生 杏林手記

百年樹人 初心不忘 推動優質醫療服務

全球正面對人口老化、人口持續增長的重大挑戰,同時間人們對醫療服務質素的要求亦不斷提高,如何可持續地提供全面且妥善之醫療服務一直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

醫療服務離不開「制度」、「設備」與「人才」三大支柱,當中以「人才」為重,因為推行醫療制度和開發及應用尖端醫療設備,同樣仰賴人才去推動。

香港醫療系統實行公、私營雙軌並行,以低成本、高效益見稱。公營醫療作為市民的安全網,講求公平,務求在有限資源下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必要的醫療服務。而私營醫療可為患者提供優質及個人化服務,讓願意及有能力使用私營醫療的人士有更多選擇,與公營醫療互相補位,同時促進整個醫療市場發展。

現時人口老化的趨勢定必令醫療服務承受更大壓力,今屆政府着力加強基層醫療,發揮第一道預防疾病防線、分流病人,以減低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要在全港落實基層醫療,推動公私營協作是不二法門。政府近日亦已成立策略採購統籌處,統籌透過私營醫療界別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可預見私營醫療機構將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與此同時,隨着大灣區高速發展,區內民眾對於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事實上,大灣區內不乏美輪美奐的醫院,但所謂優質醫療講求軟硬件設備同步配合,除了配備先進儀器和嶄新技術,醫療人員的專業性及個人化的貼心服務更為關鍵。

香港在這些方面擁有極大優勢,藉着毗鄰大灣區之便,香港應把握機遇,發展為區內卓越醫療服務樞紐,為區內醫療專業交流及人才培訓合作搭建平台,加速醫療人才的發展。

人才培訓 至為關鍵

養和醫院創辦人之一李樹芬醫生高瞻遠矚,心繫人民健康,早於百年前已洞悉優質醫療服務的重要,為着服務本地華人之初心,矢志提供以病者為中心的優質醫療服務,此亦為養和醫院成立初衷。但要如何實踐才不會令優質醫療在百年後淪為口號?

李樹芬醫生認為美國的美奧醫學基金堪為模範,該基金標誌中3個盾牌分別代表臨床實踐、教育及研究,以患者需求為本的臨床服務推動其教育及科研。李樹芬醫生參照此運作模式,於1962年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以推動本地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及慈善醫學服務為宗旨,將醫院盈利回饋此三大領域,推動醫療發展及人民健康,以貫徹優質醫療的理念。

加入養和醫院之前,我在港大醫學院從事教育工作逾40載,2015年退休後在養和繼續推進育人的工作。從推動大學課程改革培育醫護新血,到為現職醫護人才籌劃在職培訓及進修計劃,我始終相信要做好醫療,先要做好人才培訓,優質醫療更是如此。

培育人才講求「高、深、廣、闊」,醫護人員在畢業後獲得基礎知識及資歷,及後在整個職涯中仍需按其個別專業要求持續進修,學以致用,將所學所得深化及實踐。養和作為私營醫療機構,有其清晰定位提供全方位優質醫療服務,透過培訓及醫學研究以帶動醫療服務發展。

在職訓練 與時俱進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醫護人員亦需不斷進修,吸收新醫學知識和技術,以應對與日俱增的醫療需求,因此吸納新血之餘,如何培訓現職人員尤為關鍵。

在李樹芬醫學基金的引領下,養和積極投放資源為醫護團隊提供全方位培訓機會,重視將知識理論轉化實踐,並透過開展多項先導計劃、策劃研究,推進醫務發展。多年前展開醫務發展計劃,鼓勵學員透過實證研究分析及小組項目,主動提出臨床服務、資源規劃、病人護理、服務流程等方面的構思,在院內推行先導計劃,進而推展至恒常工作中,以優化病人的臨床體驗。

2016年,透過劉葉淑婉女士紀念獎學金及馬化騰教育及進修基金支持,養和推出「百年樹人計劃」(Project 100),至今超過350名護士及物理治療師、藥劑師、放射治療師、營養師、言語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等專職醫療人員提供在職培訓、海外進修和深造機會。他們作為醫護團隊內重要成員,提升其知識及能力,有助促進與醫生之間的臨床夥伴關係(Clinical Partnership),通力合作讓患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同時員工到海外著名醫療機構及學府學習交流時,有助他們擴闊國際視野,引進世界嶄新技術及資訊,為臨床服務帶來新思維,提升專業水平及改善服務。

與此同時,養和不忘肩負醫學教育的使命。

早於1927年及1934年分別成立護士學校及助產士訓練學校,除了為醫院培養人才,亦滿足社會對護理人員的需求;2013年成為本地首間獲美國心臟學會認可成立國際培訓中心的私家醫院,並於翌年成立「養和醫院急救培訓中心」,為本地培訓急救導師,推動急救教育。

李樹芬醫生於1961年向香港大學捐地作擴展醫學教育之用。除了為醫科生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亦為港大及中大醫科生提供在院培訓,以及外科、家庭醫學、眼科、骨科、整形外科等專科培訓機會。2014年,香港大學臨床醫學教研部於養和醫院李樹培院成立,專為醫學科研及專科培訓提供所需設施;今年與港大簽署合作備忘錄,作為港大醫學院的聯繫教學醫院,讓港大醫護人員接觸更多臨床狀況及醫療環境,提升其專業技術及研究能力,冀讓新一代醫者認識以病人為本的全人醫療,培育下一代醫護接棒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養和成立百年,秉持初心堅守信念,如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標誌上節錄聖經《啟示錄》中的一段「The leaves of the tree were for the healing of the nations」,着重栽培醫護人才茁壯成長,綠樹成蔭以醫治萬民。

撰文 :  周肇平醫生_養和醫院副院長

 

[信健康] 推動優質醫療服務,支援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