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2月5日

林艷虹 訪談錄

羅啟銳猝逝後再出發 張婉婷:要有自己生活

有多少愛能攜手同行四十載?

張婉婷(Mabel)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紐約修讀電影,與同班同學羅啟銳結緣,一起拍電影《非法移民》,其後合作的《秋天的童話》、《玻璃之城》、《歲月神偷》等叫好叫座,被譽為「雌雄大導」。

至愛早前猝然離世,張婉婷一開始接受不了,曾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後來想通:「千祈唔好向後看!要有自己生活!」

目前她專注工作,最近為新作《給十九歲的我》做宣傳,提到片中記錄母校英華女學校一班學生的成長經歷,她瞇眼笑道:「我樂做活着的樹窿!」

今年7月羅啟銳心臟病發離世,失去最愛,經歷傷痛,張婉婷曾於悼詞中提到「生命靜止了」。然而她很快重新振作,一如以往精力充沛,笑對工作,這種硬朗、樂觀性格,原來是受張媽媽啟發。

「在我16歲時,爸爸離世,遺下4名子女。媽媽是家庭主婦,沒怎麼讀書,但她是我見過最仁慈、可愛、硬淨的女人,她從未在我們面前流過半滴眼淚,亦不會在子女面前頹喪,反而若無其事生活、出來工作賺錢。」

張婉婷是大家姐,為了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亦要撐起一頭家。「本身想唔讀書,一係做舞女,一係做工廠妹,學校老師知道我情況後,幫我申請獎學金、助學金、免費午餐,鼓勵我繼續讀書。」

那時英華女學校資助每個家庭一份免費午餐,張婉婷向校長Vera Silcocks求助:「妹妹也在學校讀書,她很瘦……」於是校長和校董開會,爭取給她這一家兩份免費午餐。

校長和很多老師都是倫敦傳教士,來港辦學服務弱勢社群,讓基層女孩受教育。「最感動的是有老師請我教中文,藉口給我錢,不損我自尊。她單身,住學校宿舍,每星期拜訪兩三次,教她幾句簡單中文,然後她教我英文和餐桌禮儀,為我解決財政問題。」

這位老師叫Miss Moore,影響她一生。「中四選科時,跟好朋友一起選理科。開學第一天,班主任Miss Moore說我那麼喜愛文學,常念詩、讀莎士比亞作品,覺得我適合讀文科。翌日我轉科,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張婉婷19歲考入香港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及心理學,是活躍分子,經常打波、參加舞會,同時擔任夜校導師、補習養家。「補習有五六份,在夜校我教的學生年紀都比我大,每月收入有500元,在七十年代來說算不錯。」

被學妹罵得很慘

母校的愛與人情味,使張婉婷畢生難忘,由於學校重建,邀請她作記錄,自2011年起,她和製作團隊追蹤多位千禧年出生的女學生,記錄她們的成長故事、學校重建過程及社會變遷。

她曾幫成龍拍過家族紀錄片《龍的深處:失落的拼圖》,義務為母校拍攝的《給十九歲的我》是第二部紀錄片。因為沒有劇本,漁翁撒網般,邊拍攝邊判斷方向,而且追蹤的對象都是普通女孩,不像演員會接戲,她形容比拍任何一部電影都要困難。

當中包括單車好手馬燕茹、單純可愛樂天的阿雀、渴望當警察的Madam、家境不錯但弟弟患有自閉症的阿Ling、因父母仳離而思念遠方媽媽的「香港小姐」、極具個性的阿佘及品學兼優的Shirley。

「這一班女孩並非演員,中一中二時會聽話,拍什麼也配合,升上中三中四時踏入反叛期,有人不高興就直接走,完全不給面子。而且不高興會直說,當着全場人面前,我被罵得很慘,想要挖洞穴躲進去。」

因此,拍攝過程令張婉婷變得謙虛卑微:「要快速吞下(不快),成為她們活着的樹窿,聽聽她們心聲。」至於要獲得信任,她學到一個方法:「要用好多好多嘅愛浸死佢哋!」

就像影片中的阿佘及摯友Shirley,兩人性格截然不同卻感情深厚,Shirley成績卓越又能言善道,被選為Head Prefect,時常「包庇」好友。「阿佘討厭被人跟着,亦曾罵我,但只要接受訪問,她便毫不掩飾地分享。其實她並非不想拍,而是受網絡欺凌,影響情緒,學校對她好好,沒有放棄她。本身她讀書出色,不過認為讀到僅僅合格就得,後來考不上心儀的護理系,便發憤讀書,一年後成功考入大學。」

讓張婉婷驚訝的是,生活或許不如人意,這班女生仍繼續追求夢想,努力不懈。「除了見證女生們成長,也對年輕人有全新認識,永遠不要小看年輕人,要相信他們是『掂』的。儘管眼前的她軟弱迷惘,但生命不斷改變。年輕人會反叛或犯錯,只是人生一個瞬間,要像紀錄片中Head Prefect般默默陪在身邊,給他們愛、理解和支持,對她們有信心。」

早於七八十年代,張婉婷人生第一份工作是幫BBC拍攝紀錄片。「負責做PA(助理編導)和翻譯,將片中人物的說話逐句寫出來。過往做旁白是旁觀者,如a fly on the wall,保持中立。現時的紀錄片形式不停轉變,今次我做旁白,始終是母校,很難不投放感情,所以我是以樹窿角色參與其中。」

另一個觸動她的是前任校長李石玉如,也是為時十載的拍攝計劃牽頭人。「我很崇敬石校長,她是一位很有理想的教育家,拍攝時不知道她患病,直到退休才得知她身體狀況。她在教會當事工,錄了一段患病心聲,於是借用她的錄音放進片中。」

拍片為母校籌款

由於學校經費有限,張婉婷和當年幾個同班同學組成「媽咪師奶導演團」,義務訪問學生及拍攝。「自己人不收錢,外面聘請的團隊當然出工資,不過很多有心人象徵式收費。」她拍攝紀錄片的另一個目標是,為母校籌錢興建游泳池。「學校多年來沒泳池,學生要到上環必列者士街青年會上游泳課。特別是中一學生課室在頂層,不准使用升降機,要走成千級石級到青年會,希望有心人能捐錢資助。」

在這部紀錄片中,她覺得剪接是最艱難的工作,已故的羅啟銳雖沒參與拍攝,不過生前看過初剪版,她笑言:「悶到他說不要再繼續下去了。」但最後張婉婷發現,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於是想到以有趣主題來串連,譬如女神、觀音兵等,又按年份、不同人性格和轉變等,慢慢有了方向。同時,社會變遷是你想像不到的,10年變化很大,真的是可一不可再,未必繼續拍多10年。」

影片呈現香港進入回歸以來最動盪的10年,2019年反修例事件片段,以及校方和學生對於2012年反國教示威及2014年雨傘運動的想法,過電檢一刀不剪,張婉婷自言幸運。

目前她正為羅啟銳遺下的劇本《十個學醫的少年》努力籌備中,故事關於香港大學第一屆醫科生,期望成功籌錢完成作品。面對陰晴不定的每一個明天,張婉婷始終保持那股幹勁和笑容。一如她為至愛所撰的悼詞:「從此,你在天上,我在人間,大家繼續好好的活下去。」

服裝:Chanel

髮型、化妝:connielai

場地:英華女學校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