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9日
在Zia品嘗到的是Tasting Menu。Antonio Ziantoni的菜式穩重而細膩、精巧處不乏創意,我和友人F小姐邊吃邊討論:「這種水平的菜式,拿二星也絕無問題的啊,怎會停留在一星呢?」直到我們連甜品也吃完,才有點明白過來。
Zia讓人留下印象的菜式有好幾道:生蠔配Gin酒浸過的青瓜碎,再澆上水牛奶,面層則是一片烤過的紅菊苣──西餐從來就有以青瓜和Gin酒為生蠔提鮮的做法,原創性我就不歸功於他了,唯有他透過水牛奶把清爽的味道添上一絲潤滑,提升了生蠔的奶油感,那一片烤過的紅菊苣更是點燈位,略帶苦味,承接Gin酒與青瓜碎的味道脈絡,拉闊層次感,生蠔因此鮮味多變,這種味道結構非常嚴謹且完整,大廚的功底盡在其中。
口感完美
鰻魚和紅蝦來到Antonio的手上亦是不落俗套。先說鰻魚好了,每一口都飽滿、彈牙、軟糯重膠質,口感上已稱得上完美,更何況是肉味裏隱藏着許多細微末節,包括飄逸的熏香,神秘又巧妙地把鰻魚肉的鮮甜推得更深更遠,至於放在旁邊的「配角」:紅葱醬和龍蒿葉汁,只不過是錦上添花。後來問了Antonio做法,原來他把鰻魚先浸在加了胡椒碎的鹽水裏,浸漬5個小時,然後以蘋果木和橄欖進行煙熏──多麼聰明,在煙熏素材加入橄欖,意大利風味就融入得神不知鬼不覺。煙熏後還要把鰻魚拿去烤製,最後在表層刷上混合了蜜糖、番茄、醋、洋葱和香草的糖漿,才算大功告成。聽完恍然大悟:鰻魚味裏的細節感是這麼來的!
Antonio採用的是西西里紅蝦,蝦身對半切開後,釀入了一種叫做Nduja的意大利辣味香腸餡,再拿去焗爐裏低溫輕烤,好讓香腸餡味道和紅蝦結合在一起,但紅蝦依然保持了刺身的狀態。輕烤過的紅蝦,面層刷上蝦油,配上大黃(Rhubarb)汁一起吃,酸香鮮爽,有點像在吃意大利冬蔭功。
通常主菜都會反高潮變得沉悶,但Antonio的牛肉好吃得我驚呼連連──牛肉裏,怎會散發那麼多香味?就跟鰻魚一樣,肉味本身有好些隱藏的味道。原來他把來貨的牛肉,一整塊拿去作基本調味後,再用厚厚的豬油(加了杜松子)封住整塊牛肉,接着拿去冰凍。在冰凍過程,牛肉自然吸收了豬油的香氣。敲開或刮開已經變硬的豬油後,牛肉按份量切片再拿去煎香,配上榛子汁一起吃。看起來簡單,但滋味無窮!
來到甜品部分,甜品師Christian Marasca的技術之好,令人讚嘆。F小姐曾在東京藍帶深造甜品課程,她一吃Christian的陀飛輪擠花(Tourbillon)便說:「只有法國廚師才能做出那麼好的Tourbillon!」的確,那奶油打發得又輕又有空氣感,擠花精湛,無可挑剔,比較像法國廚師的手藝。原來Christian在巴黎習藝多年,練得一手好功夫。好吃歸好吃,但所有甜品都太法式,跟Antonio的菜式似乎脫節,各做各的,令整個菜單少了風格的連貫性。
所以我們大膽猜測,這一點可能是餐廳攀上二星的障礙呢!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