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日
替《明日戰記》尋根,有人舉《星球大戰》系列,有人舉近日有新版的高達(《機動戰士高達庫克羅斯.德安之島》),怎麼不可舉一樣近日有新版的叮噹(《電影多啦A夢:大雄之宇宙小戰爭2021》)呢?以下簡稱《宇宙小戰爭》。古天樂生於1970年,與叮噹同歲。
叮噹──Sorry,筆者不習慣叫多啦A夢,雖沒Star Wars和Gundam般打餐懵,但科幻創意猶有過之,而且不似前兩者偏於男生口味,名副其實集體回憶。幾十年來,百寶袋裏的奇妙發明如視像電話、語音化成文字,一一成了真實,科技源於妙想天開,誰敢說《明日戰記》的天幕無受叮噹影響呢?永恒願望,駕駛推進器滿天飛,也就似頭戴竹蜻蜓吧,我們都童心未泯。
叮噹不只與古天樂同歲,電視長播長有,等於陪伴幾代港人(尤其年齡中位數4字頭)成長。這次《宇宙小戰爭》乃重拍1985年同名劇場版,所以要註明2021年,可惜因應疫情,2022年才面世。
1985年正值吾輩青葱歲月,又適逢上一波普世科幻熱潮;如今吾輩或許攜同子女一齊睇,人面桃花,能不百感交集?
關於叮噹集體回憶近年玩太多,我想說,有點爛。最討厭那些惡搞色情低俗,什麼技安(胖虎)大叫「小夫我要進來了」,或靜兒(靜香)淪為人盡可夫綠茶婊,肉麻當有趣,毁三觀,況且不再新鮮不好笑。幾年前紀念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誕辰80周年推出《STAND BY ME:多啦A夢3D》及其續集則略嫌溫情泛濫和催淚,亦非我杯茶。王道復古,我還是喜愛傳統的2D畫風。看電影只為比電視短篇更過足癮而已。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
序章一幕饒富深意:大雄一夥在玩科幻情景模擬遊戲,玩具堆中,混雜了外星墜毁太空船不自知。主題呼之欲出──科幻,豈非恰恰人類好奇心發掘出來嗎?
怎麼外星太空船小如玩具?由於外星人身體比我們小得多。這點也夠啟發,誰規定例牌勢均力敵的?於是百寶袋的放大縮細電筒登場了,大雄他們縮細自己陪外星朋友仔玩,感受小人國樂趣,隱含反歧視、一視同仁的教育意義。
何止放大縮細電筒?隨意門、石頭帽陸續各顯神通,單單睇這些已經回味無窮。且說,正因樂極忘形,失掉電筒,無法變回原狀,強敵來襲,措手不及,靜兒被擄……牽扯一場宇宙「小」戰爭。
叮噹機械貓來自未來,屬時間的延伸;外星人來自天際,屬空間的延伸。古書曰:「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相當貼題。你當然可以認定劇情幼稚,但仔細看,大雄懦弱、小夫驕傲、技安衝動,角色性格鮮明自不待言,論跌宕緊湊,竟勝於《明日戰記》。《明日戰記》是故作高深的單薄故事,《宇宙小戰爭》卻是借孩子口吻的有深度故事──敵軍造型聯想法西斯,外星人結成自由聯盟,民間自發起義反抗,聚首廣場噴泉,結合1985年鐵幕倒台前夕和現今俄烏戰況,令人低迴不已。叮噹等不愧民主鬥士,俠義可風。尾段眾主角恢復體形即橫掃千軍,痛快淋漓。
3D失諸賣弄,2D果然才王道。《宇宙小戰爭》保留吾輩熟悉的漫畫風格,像優化了的電視加長版,線條精細生動,局部採用新技術如表達強光、增添放大縮細的立體感,可謂新舊交融,看得舒服。適合闔府統請,家長也不會眼睏。
撰文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