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26日

王建榮院士 護專世代

機械人能照顧病人嗎?

現今是IT時代,近日有大學科研團隊更計劃送智能機械人進入人體進行檢查及治療程序,似乎機械人無所不能。但照顧病人的工作,是機械人不能取代的。為什麼?因為照顧病人,要明白他們,必須用「心」。用心聆聽、用心觀察、用心評估、用心溝通、用心實踐等等。引用中醫睇症模式:望、聞、問、切是最貼切的形容。

醫療服務是人對人的直接交流,是軟性溝通。病人求醫,留院治療,他們最信任的是醫護人員,依賴醫護人員用專業知識去幫助病人康復。如果醫護人員在照顧過程中不上心、疏忽,小則令病人受傷,重則危害病患生命。相反,醫護人員如果能夠從細節多加留意、用心洞悉病人情況,哪怕只是少少提點或建議,都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筆者曾照顧過一位病人Y伯伯,當時Y伯伯每隔幾星期就會因腳腫入院,醫生多番調整藥物,仍然未能夠解決問題。筆者留意到Y伯伯每日睇完報紙,只留低馬經版並摺得很整齊,旁邊枱面放置一個類似麻將形狀的牙籤盒,上面印有一個「發」字。言談間知道Y伯伯喜歡研究賽馬亦有少量投注去考考自己眼光。日常生活中每日上下午都會約鄰居打麻將,習以為常。筆者與Y伯伯分析其活動,可能是他腳腫的因由,建議Y伯伯在跑馬日每場賽事期間或每打一圈麻將,起身用10分鐘去伸展手腳,飲吓水,可能對身體有幫助。Y伯伯覺得可以,答應出院後試試。那次之後大約一個月,病房收到Y伯伯寄來感謝信,提及腳腫問題已有改善。筆者在工作上離開該病房前再沒有見到Y伯伯入院。

從事醫護工作,從來是辛苦亦需要細心的工作,要用心去理解病人所需。醫療硬件無論如何科學,如何先進,仍然只是輔助。與病人相處,明白他們所需,要掌握到位,理解背後含意,配合照顧者經驗及邏輯,加以分析,才能有好效果。醫護初心,無可替代!

作者為香港社區及公共健康護理學院院長、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士

 

[信健康] 醫療硬件只是輔助,護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