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
身上某個部位血脈不順暢,全身都會覺得不舒服。引申到舞台演出,戲曲諺訣說:舞台上每個角色任務不同,直接間接關聯整體進程與效果,一人不足以成事,但一人足以壞事。
「八和新秀演出系列」本屆(演期一)最矚目的是《九天玄女》,六柱(六主角)新鮮搭配,教人又喜又驚。我看第一晚,喜的是藝術總監尹飛燕落實大膽試用新人,驚的是應驗了戲諺「一脈不活,周身不遂」的現象。
一人足以壞事
《九天玄女》是昔日仙鳳鳴劇團版本,唐滌生先生從福建《荔枝換絳桃》民間故事,脫胎寫成閩女冷霜蟬與畫工艾敬郎的至情題材。戲劇性不濃,全靠演員互動與情感交流,使人物立體起來。
這次飾演艾敬郎、冷霜蟬的正印生旦梁振文、梁非同是新組合,兩人很用心唱做,文戲明顯進步多了,期待再接再厲。
貫穿整個戲情的丑生歸大爺和武生閩王,角色很吃重。袁纓華飾演歸大爺,全力維護並撮合弟子敬郎與霜蟬的姻緣。新人江曉飛演的閩王,霸奪民間婦女,奸狡不放人。歸大爺藉着身份名氣,對閩王又罵又勸,但始終沒奈他何。兩人針鋒不退讓,若能適時配戲,為男女主角命運鋪墊必要的處境,戲才好看。若缺乏呼應,下邊的戲就接不上。
配戲是雙向的,必須掌握對話的語速與聲調來激發矛盾衝突,可兩人念台詞時,徘徊在忘與記之間,「甩曲」冷場一而再出現。
最嚴重處是閩王沒度好誤刺歸大爺的連環身段,歸大爺臨死時又忘詞亂唱,那已經不是小失誤,戲劇張力給消失了,台下如何反應可以想見。一人足以壞事,更何況兩人都「走樣」。
人人背好曲詞,是要求的底線。死啃死背曲詞,是香港廣東大戲學藝者最基本苦練的看家本領。排戲時,不輕視任何介口動作。為了給自己備忘,積極自發私排和細排,盡量減低生硬不協調,是演出前該有的專業態度。
還是佩服藝術總監,勇於做實事,交戲與派角都為後輩創造機會。揀選新秀未嘗過的「新戲」,作為訓練教材;試用武生行當新人,正視業界新梯隊出現老生、武生斷層的危機。
藝術急不得,成效也不會立竿見影。但後學應珍惜機會,知不足而謙虛求進,熟曲既對自己負責,自重爭氣,亦不致冷場頻生,給同台演員與樂隊添煩添亂,這樣,粵劇舞台的薪火方可望不絕。
一人不足成事
艾敬郎、冷霜蟬生死不渝,毋懼權勢,受挫於人間,而圓合於天上。尾場天女于歸,十多名仙童齊賀,仙女伴嫁,載歌載舞,可說是新秀系列難得的「大」場面。
群仙不是專業舞蹈員,高矮肥瘦參差,然而,他們精神抖擻,喜氣洋洋,舞步的跳躍動感,能讓觀眾感受到歡欣喜悅。編舞陳禧瑜下過工夫,舞姿沒編得特別精采難度高,但清楚體現出一人不足成事,大局團隊精神最重要。整齊不混亂,不用「你眼望我眼,跟住前面行」,就是認真排過的驗證。
迎娶送嫁過程,群仙多回合唱齊唱,可是多人不開口,只得扮演仙童的鄺純茵,祝賀歌聲從頭唱到尾,流利不含糊,應記一功。
全台不是靠一個個體,但必須盡好每個人本份。期盼業界新一代行當發展齊全,經絡暢通,健康成長。
撰文 : 張敏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虛擬和實體脫鈎的凶兆 |
上一篇: | 瘋狂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