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30日

卡夫卡 圈來圈去

書展後看巡迴展

疫情未退,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做足防禦措施,展覽是可以去看的,香港書展的85萬入場人次說明大家看展覽的熱情。

卡記看完書展也欲罷不能,繼續搜尋,發現兩個會巡迴不同地方舉行的大型展覽,在香港舉行時必然入場看一次,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配合,有機會希望可在外地再次捧場。

所說的是「2022全球水墨畫大展」(雲峰畫苑,即日至8月6日)和「越界——回憶.實現.變進建築」城市設計成就展。

水墨之都

「全球水墨畫大展」2017年第一次在香港舉行,產生了强大的力量,凝聚世界各地水墨家,奠定了香港在中國水墨界的國際地位,進一步令香港成為「亞洲水墨之都」,今年藝育菁英計劃更將展覽帶入大灣區,由香港啟動,並將移師至廣州、深圳、中山及珠海四地作更大型的巡迴展覽。

本次香港首站的展覽展出百多件作品,涵蓋人物、花鳥、山水、動物及現代共五大範疇。參展的包括著名水墨畫家王無邪、胡宇基、黃玉郎、何百里、王秋童、林湖奎、朱達誠、盧清遠、熊海、黃孝逵、林天行及靳埭強等,演藝界畫家則有朱潔儀、宮雪花和陳勉良等。

除了傳統寫於紙上的水墨畫外,是次展覽更再度聯同各大專院校合作,其中香港公開大學學生以水墨為題,糅合AR(擴增實境)及立體動畫等多媒體技術,以嶄新方式將傳統水墨作品呈現觀眾眼前,增加不同年齡層對水墨藝術的興趣。

四地巡迴

另一個值得期待的巡迴展覽是香港建築師學會舉辦的「越界—回憶.實現.變進建築」,以跨界別建築展覽的方式,於2022年8月開始先後於杭州、北京、紐約及香港4個城市開展。香港展覽將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及Nan Fung Place(The Annex)同時舉行(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1月4日)。

建築既是文化及社會的倒影,亦是城市人文的彰顯。是次展覽旨在展示香港一眾建築師的專業知識及貢獻,並就「過去與未來相遇,東方與西方交滙」的命題作出獨特見解,展現出對這座城市過去的沉思、現今不拘一格的創意社區,和對於可持續發展的規劃,通過一同「重塑過去、展望將來」,帶出香港建築業界不論是在本地或周邊地區均佔着領先地位,同時具有開創未來的無限可能。

策展團隊亦印證了香港建築界的多元與活力,其中3位策展人為AD+RG建築設計及研究所創辦人林雲峯、對活化建築計劃擁有豐富經驗的胡燦森及屢獲殊榮的本地建築師蕭國健。

策展團隊邀請了超過40組本地與海外參展單位,以回憶、實現、變進三大方向,透過創新裝置、沉浸式體驗、多媒體展示及研究分析,展示香港躋身成為國際都市的發展歷程。展覽透過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建築項目和設計作品,邀請觀眾去探索人口稠密且多元的香港,細味其堅韌無比的人文精神與獨特的地方風貌,從而促成由建築角度出發,探討城市、傳統、文化和未來之間的跨時代對話。

除了透過展覽觀賞建築作品外,觀眾更可探索跨界建築人才在藝術、保育、可持續發展、文化承傳及引領潮流等不同領域如何貢獻知識,並成就了今天的香港。

撰文 : 卡夫卡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