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2日

歷名 官滾江湖

要成事總有辦法

兩年多的疫情,令喜歡到外地旅遊的香港人呆等到發慌,今年五六月間的一項《港人有幾想去旅行》問卷調查,訪問了二千三百人,七成表示比疫情前更渴望旅遊,八成表示會在未來一年內外遊。現在歐美以及不少亞洲國家,已撤銷入境檢疫隔離,港人外遊不難,難在回港時要找檢疫酒店。

近日有報道說,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會考慮縮短海外抵港人士的檢疫期,可能只需五天酒店加兩天居家檢疫即可。剛卸任的林鄭政府以外防輸入為抗疫政策重點,不過雖然有白紙黑字紀錄在案,措施也會朝令夕改;近日確診數字不斷上升,有意趁暑假一家大小出外旅遊的港人,對新政府的減辣措施,也不能抱太大希望。

自從實施酒店隔離措施以來,無論最長二十一日,或最短七日,都是一房難求。試過有朋友因父親病重,想回港見最後一面,卻因找不到酒店,最後只能參加父親喪禮。筆者去年九月要到德國,整個行程安排均受制於能否找到回港後的隔離酒店房,由七月開始,即使是極貴價的房間也爆滿。有朋友提供訂房攻略,組織起多位朋友,輪流每天每小時上心儀的酒店官網,經過十多天的努力才找到一房間。

最近有傳媒探討酒店供應緊張原因,有說是因旅行社預訂大量房間,再在網上炒賣;經此報道後,政府與酒店才想出以實名訂房,和即時全數支付房租的對策。雖然酒店房的供應多少,不是政府有絕對能力控制,但若政府有心又怎會無力。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