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14日

余家強 後不變期

小說時代的再生

上篇說到,倪匡逝世,象徵廢寢忘餐追小說的時代終結。並非感性之言,是實情。香港以彈丸之地,傲視海峽兩岸,三數十年間生產全球華人精神食糧,武俠有金庸、梁羽生、黃易,言情有林燕妮,科幻有衛斯理,乃至古龍、張愛玲、溫瑞安,於我城誕生、求學、成名。香港做不成科技港或中藥港,卻無心插柳做過小說港,遠銷中外,豈不歷史奇蹟?而今安在哉?

人才講究彼此激盪,上述諸君子薈萃三數十年間、雲集在兩三份報刊,互相交流,也互爭雄長,所以熱鬧。《紅樓夢》說:「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盛世一去不返。論他們文風,離不開通俗趣味,擅於曲折鋪排、短話長說——此點很重要,我看今天的文青小說,毛病就是不夠生動過癮,乾乾澀澀,主旨幾偉大都無用。若要重振,還請趣味先行。

默默欣賞

八十年代衛斯理夠風靡吧,中大中文系邀請倪匡演講,據師兄師姐憶述,聽眾寥寥。後來我認識倪震,他說:「爸爸創作最勤時,無人特別關心,反而移民回流(2007),忽然被當大明星。」當時筆者主編娛樂雜誌,的確派記者像追蹤明星般侍候倪老,而那位女記者坦言沒看他小說。至今網民悼念潮,亦復如是。這反映一個現象:黃金期大家平常心,讀者與粉絲根本兩類人,亂吹噓無意義,知音會默默欣賞,正如倪老教落,坐言起行老老實實筆耕、閱讀,便好。

無讀過讚什麼呢?借題發揮,竟把亡者投射為本土主義圖騰,其實倪匡一生不以廣東話口語行文,表錯情。青年文學獎新近增設粵語小說,倒行逆施,方言衝不出鯉魚門,談何再造小說港?

普遍書面語能力衰退,筆者任職紙媒20年,聽盡「文字已死」,被囑咐務要多圖少字。想深一層,快餐文化物極必反,去蕪存菁,留下來仍翻書的人,不喜歡啃文字喜歡啥?從內地網絡小說盛況即知,連篇累牘程度遠超金庸,可見百貨賣百客。我強烈建議立志筆耕的朋友,莫避寫得長,莫避拋書包,留下來的,自然有耐性咀嚼。東野圭吾推理作品改編為影視,布局總嫌太簡化,失色不少。文字容許深層次思考性和哲理性,正正優勢,永不能取代。

退一萬步,即使認定小說不及影像的視聽之娛,它可是我們真正完全一手掌握的工具,不假外求。人人拍攝上網,但鬆郁朦眼睛疲勞,合格的拍攝須team work須資金器材。

只懂寫作

你學揸cam一年半載,學揸筆卻起碼十幾年,自幼作文交功課,近乎天賦本能,豈不應善用?採訪徐克導演曾說:「我這種人,困我在孤島,只要容許寫作,多久都沒問題。」他指寫劇本,寫小說何嘗不如此?更原始,甚至沒紙筆,在腦海編織腹稿,不滯於物,無法剝奪的自由。閱讀,也比睇片胸襟廣闊。倪匡嘗言:「我什麼都不懂,只懂寫。」吾輩何嘗不如此?那是最後憑藉,期待復興。

圖片:網上圖片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