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30日

馬揮 人云我云

楊子與布里丹之驢

戰國時期思想家楊子沒有著作留給後世。他的主張和事跡大多見於《列子》,而《列子》一書後世多信為偽作,因而楊子的確實主張,今已無法查考。

《列子.說符》篇記載了:楊子鄰居亡羊,楊子命家僕幫忙找羊,結果,羊找不到。楊子問何故。鄰人曰:「多歧路」,「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返回)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

楊子是否有歧路恐懼症?抑或有選擇困難症?他竟以歧路太多,找不到羊而不言不笑竟日,滿面愁容,相當奇怪。

《荀子.王霸》篇記載了楊子另一宗「哭衢塗」的事。衢即十字路口。楊子哭的不是任何一個十字路口,而是荀子說的「榮辱安危存亡之衢」,走錯了路,便謬以千里,萬刼不復。楊子念及此,「哀哭之」。

此兩件軼事,令人想起法國十四世紀「布里丹之驢」的悖論。布里丹是哲學家。他認為每一個行為都應意圖得到「至善」,若果未能決定怎樣做才是「至善」,便應該暫時什麼也不做;又或者面對兩個同樣善的選擇時,應該稍等,待分出哪個是「至善」時才行動。

「布里丹之驢」指一頭又餓又渴的驢,左邊是一堆禾草,右邊是一桶水,驢子沒法決定:先喝水解渴是「至善」,抑或先吃草才是「至善」,按照布里丹的教導,驢子什麼也不做,最終不是餓死就是渴死。

楊子「哭衢塗」,是有感於布里丹之驢的悖論嗎?他沒有說,世人永遠不知道他想什麼。也許他深知:人生的悲劇在於,面對榮辱存亡的選擇時,難有「至善」的決定。世事無常,今天的最佳選擇,十年後可能是最差選擇。面對選擇,孔孟、墨子、荀子等可大義凜然,楊子不能,只會體會人生悲劇性而「戚然」、「哀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