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1日
「NFT」在藝術界的熱潮由去年延續至今。在本港,不單有藝術家全面投身這嶄新意念,酒店、商場為吸引人流也紛紛通過NFT(非同質化代幣)做形形色色的推廣。
以下請來兩名在OpenSea(全球NFT最大平台)都有掛單的本地藝術家——Sean Foley及Siukins,分別講述其NFT經歷,包括上架指南、買家是何方神聖、他們對NFT價值的理解等。
另外,位於尖沙咀的K11 MUSEA現正舉辦大型NFT展覽,公眾免費入場兼可參加導賞團;一個名為Hungry Sausages的跨界NFT創作團隊,為NFT賦予另一層商業意義——通過出售NFT,而營造一間私人餐飲會所。
澳洲攝影師情迷霓虹燈飾
Sean Foley是澳洲人,自2013年來港,是一名居港的全職攝影藝術家。「我是在前年從一些數碼藝術家聽聞NFT的,由於我發現市場上沒太多藝術家用攝影作品做NFT,所以我就開始把作品以NFT銷售。」
除了最多人使用的OpenSea,Sean也有使用另一平台Foundation。
「Foundation的焦點在藝術,OpenSea則什麼都有,不單止是藝術品,也有數碼遊戲工具、代幣等。」他比較兩者的分別:「OpenSea的收費比較相宜,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入場;Foundation則需要有人邀請,例如別的藝術家、平台本身,這樣可做到品質監控。」
如何把作品NFT上架?他耐心地解釋,「以OpenSea來說,你先要有一個以太幣錢包,入面要有以太幣。」他是逐次付費去鑄造NFT,「視乎當時的流量,據我的經驗,每個價格在10至200美元不等,這費用又叫做燃料費(gas fee,交易時的電腦動力)。因此,當你見到只需10美元時,這價格算是便宜的,不妨開動鑄造。若見到200美元的高價,你可以等一等。然後,當你賣出一個作品,需再付2.5%(按售價計)的佣金。」
他停一會再道:「Foundation的收費則較貴,首先你要交鑄造費,費用約在10至100美元之間;然後還有上架費用,大約10至100美元。到你賣出作品,平台再收10%佣金(按售價計)。」
由於Foundation有策展成份,較能滙聚藝術愛好者,所以Sean他大部分作品都在Foundation售出。
「Foundation上架的30項作品,有22個已售出。」他指,最貴一枚已售作品價值為2個以太幣(截稿時每個以太幣約18000港元)。在條款方面,他訂立了買家只能在私人場合使用作品,「若放在家中觀賞,印幾多都可以。」他通常會問買家是否需要一張實物作品,但出乎意料地,「很多時候,買家不覺得有此需要,因他們有興趣收藏的是數碼藝術。」其實,買家之中也有藝術家,因「藝術家要互相支持」,他也有支持同行。
既然他的作品不能作商業用途,網上又能copy and paste,他覺得為何買家會買他的作品呢?相信這是大眾對NFT的最大疑問。
Sean不假思索回答:「人們想擁有一件《蒙娜麗莎》,而不是去印製《蒙娜麗莎》。買NFT的人,合約即時被鑄造,你可見到誰是擁有者、誰是創造者。」
Sean的作品以平面攝影為主,特色是拍攝香港霓虹燈飾夜景,「最初來港時我當英語老師,每天下班已是晚上,市面的霓虹燈夜景深深吸引了我,窄窄的街道卻充滿着色彩。聽說政府在規管市面(凸出來)的招牌後,我覺得我有個任務,是用相機去留住它。」因應數碼藝術的發展,他也嘗試多媒介創作,例如加入雨天動畫,「雨水把霓虹燈的色彩,反映得更淋漓盡致。」他在大學時修讀市場學,但沒有畢業。投身攝影世界,可謂半途出家,約在6年前他買了一部專業相機後,才慢慢轉型投身藝術。
香港設計師度身訂造肖像
本地藝術家Siukins的NFT系列作品名叫OVERTHINKERS。
他介紹,OVERTHINKERS是一個「諗太多」的男仔,「這是我自己建立的signature,他腦袋上的泡泡代表雜念、意念……這個男仔,可能代表我自己,因我常常都諗得太多。」系列暫時有120多個頭像,大部分都是買家向他講了個人故事後,他才度身訂造的,因此可說上得架的肖像都已賣出,餘下的少數是他的個人創作,成績不俗。Siukins不諱言暫時來自NFT的收入較全職工作還要高。
創作過程是怎樣的?「我會先叫買家提供幾個keywords給我,然後才創作,過程中雙方會討論,再調整,我盡量滿足他們。例如曾有一個內地買家,跟前度分手後還在思念對方。他給我一首詩,希望我以詩句去創作,又有一個香港人,因朋友要遠赴外國,他希望我畫一個像雷神和洛基的公仔,象徵兩人情誼。還有一個香港會計師,話自己雖然搵到錢但生活不開心,他對錢『諗得太多』。」
一般NFT遊戲規則,是買家不會買到作品的所有權利,例如以作品的圖像印製T恤售賣是被禁止的。但Siukins說自己不介意買家用他的作品來做生意,「我覺得無問題。我和買家雙方都可有copyright。其實,外國有些買家,甚至會拿買到的NFT頭像來開餐廳!」
像不少香港藝術家一樣,搞藝術的同時有一份兼職甚至正職,Siukins本身也有全職工作,是一名平面設計師,但他覺得NFT賦予他新方向,令他有機會成為全職藝術家。他本身是美國猶他州立大學藝術學系的畢業生。
最初接觸NFT是2017年,由投資虛擬貨幣開始。「我本身炒開虛擬幣,從同行朋友聽說了NFT。」作品暫時全數放在OpenSea出售,由年初開始。他在OpenSea用一個叫做Lazy Mint的鑄造方案,在建立賬戶後(要付費,視乎以太幣的價格,大概是四位數港元),之後鑄造的NFT都是免費。大部分NFT平台都規定了在二手市場轉售時要分紅給創作者,Siukins設定為偏高的10%,「有些人會把分紅定得低至2.5%,以望提高作品的流動性。但我覺得藝術始終有價值,這是對藝術家的肯定。」
其作品的售價為0.03至0.1個以太幣(截稿時每個以太幣約18000港元),買家遍及香港、台灣、內地、美國、波多黎各等國家及地區。「波多黎各買家買了好多隻,為了回報他,我送了金屬印刷版給他。」Siukins認為NFT是藝術市場的大趨勢,建議同行想參與NFT買賣,首先必須理解加密貨幣的操作,要時刻注意釣魚陷阱。「有人send條link畀你,唔好隨便開,否則電子錢包的錢或會被盜。」其次,多去一個名為Discord的網絡討論區,「很多NFT創作者如我,都會去Discord開個關於自己project的討論區,跟收藏家、粉絲互動,也可在那兒作預售。」
對於某些NFT產品炒上天價,他認為主要原因是那批作品是OG(Original Gangster,領先者)然後形成雪球效應,「當名人收藏家如Justin Bieber或知名企業家入來,其他人自然都想加入。」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