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19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氣聚萬千 生生不息

中國文化跟其他文化最大分別的概念就是氣。古人相信,宇宙間有生物、有死物,數以億計,各有各不同的形相,但分解到最基本,都是由一種極微的東西構成。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是原子,現今物理學家發現是粒子。

原子、粒子都是沒有生命和意識的死物,怎樣演化成具備意識的生物和人類呢?這是西方哲學家和科學家,至今都未能圓滿解答的難題。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沒有這個問題。他們認為生物和死物都由氣生成,氣雖然是物質,卻有「生成力」。東漢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詁》說得最明白:「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生,造起天地。」元意思是開始,宇宙開始時便有氣,氣是無形的,一元的,故宇宙開始時,天地不分,古人稱為「一氣」。黃宗羲有言:「天地之間,只有一氣充周,生人生物。」萬物就是如此生成的。這倒符合天文學的「大爆炸」論。國人日常用語如天氣、地氣、空氣、氣象、節氣等等,背後都反映了中國宇宙論的氣論。

宇宙不滅

生物和人當然也是氣「造起」的。王充在《論衡》中指:「人未生,在元氣之中;既死,復歸為元氣」。氣既然貫穿物質世界、生物和人,便沒有西方生命和意識何來的問題了。

物理學有能量守恒定律,指能量不滅,卻能轉化成不同形式。中國古人則認為:氣充塞整個宇宙。宇宙不滅,氣亦永恒不滅,卻如能量般不斷變動。氣只有兩種變動形式:聚或散。聚則合,散則分。氣聚合成死物,死物散分則還原為氣,古人稱為「氣化」。氣不斷聚散,萬物生生不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以中國文化沒有世界末日的概念,亦不相信中國民族和文化會滅亡。《三國演義》說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單可應用於王朝興亡,且可應用於整個宇宙,構成中國文化的循環宇宙觀和史觀。

人亦是氣聚合而成。《黃帝內經》有云:「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中醫認為「氣者,人之根本也」,「氣壯則(健)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是以人斷氣即死,氣絕則身亡。要維持健康,延年益壽,可以練氣功。為免傷身,千萬不要激氣、勞氣、壞氣或「嘥氣」。事事如意時,人神氣十足,甚至盛氣凌人。人心煩時會氣躁。人氣虛則身子弱,甚至發病。中醫以氣論為理論基礎,將氣分寒、熱、溫、涼,元氣、精氣、神氣、癘氣、惡氣……等等,但氣無法客觀量度,亦不像細菌、病毒等可以觀察。雖然中醫斷症的準確程度,以及中藥的療效毋庸置疑,至今中醫依然無法稱得上已「科學化」。

陰陽變化

玄學家稱聚合之氣為陽氣,散分之氣為陰氣。錢穆在《中國思想通俗講話》中反對此說:「其實,氣並沒有陰陽,只在氣之流動處分陰陽。」換句話說,氣只有一種,聚合時為陽,一如空氣流動時為風。氣散分時為陰,風停即還原為空氣。空氣不能不動,氣亦不能不變不化。現今大多變、化二字並用。其實,變與化意思大有分別。變指量變,化則指質變。量變是漸變,量變是突變。量變積聚到某個階段,便形成質變。比如冬天氣溫一天天轉暖,那是量變。終有一天,冬天轉化為春天,便是質變。

氣先是量變,然後質變,故講氣,必講氣數。氣數指萬事萬物變化的周期。任何變化,都如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互相倚伏變化。經濟迅速增長是福,過度消耗能源則是禍。全球氣溫上升0.1度,不為人所注意,直至氣候暖化逐漸加劇,氣溫上升了1至1.5度,人類才認識到已出現危機。危機顯示:氣數將盡。若然人類能扭轉危機,便氣數未盡。若無法扭轉危機,則氣數已盡。問題是,氣數跟氣一樣,都是無法客觀量度的。怎樣知道當前是氣數未盡、將盡還是已盡?有些人無法面對困難,便以大局已定、氣數已盡為藉口,聲稱事無可為,與其螳臂擋車,不如靜觀其變。氣數論豈不是助長了國人的消極性格?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