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15日

臧渝梨博士 循證護理

動靜養心腦 漸進除抑鬱

抑鬱是當今社會常見的情緒障礙和公共衞生問題,不只造成精神痛苦,更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新近對全球204個國家地區369種疾病的分析顯示,抑鬱是導致10歲至49歲人群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s,有傷殘存活年數加上因早逝而不到預期壽命的年數)升高的首位精神病因,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則是50歲及以上年齡人群DALYs增加的最主要病因。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組涉及心、腦和外周血管病損的狀態(如冠心病等)。有學者發現,大約17%到47%的CVD患者有抑鬱,而抑鬱患者也多有心臟功能下降,成年抑鬱者發生CVD的可能性大約是沒有抑鬱者的2到4倍。有抑鬱的CVD患者,發生死亡的風險也遠遠超過沒有抑鬱的CVD患者。已有共識的是,運動是最有力也是對身體有最廣泛持久積極影響的非藥物干預,它既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防抗抑鬱和CVD的安全療法選擇,尤其是長期規律的運動。新冠疫情還在繼續,人們進行身體活動的場所和運動選擇明顯受限,這直接或間接造成精神心理問題的增加,特別是在已有CVD或/和抑鬱的長者中。在此情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運動的積極功效呢?

傳統中醫早就認識到天地身心結合的運動模式的重要性。已經科學驗證的模式有,晨起餐前身心操,午餐或晚餐後健步行,這些尤其適合高血壓、糖尿病和沒有顯著肢體障礙的中風患者。對於缺乏活動場所或身體有障礙者,靜心運動則是更好的選擇。但是,抑鬱的發生和治癒遠非朝夕之事,反覆發作也非罕見。規律運動可使血流通暢,不僅利於心腦血管功能維持,更可及時帶走代謝廢物,從而更有利於抑鬱和CVD的治療。堅持運動並不容易,尤其是在抑鬱有反覆甚至不見緩解時,成功治療抑鬱者的經驗分享以及他人的支持,都是促進治癒抑鬱和CVD的重要策略。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副研究員

 

[信健康] 規律運動可抗抑鬱, 護理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