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4日
「一聽到文化這字,我就拔出手槍。」這話很耳熟吧?希特拉的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名言。
無奈俄烏戰爭正酣時,類似言行又吃香起來。這回說混賬話的不復是戈培爾,而是歐洲所謂「正確思想者」(法文La bien-pensance)。相當於中國文化大革命鏟除大毒草的紅衞兵;他們揮舞手中審查大剪,制裁一切貼「俄羅斯」標籤者。
當然。俄國國際象棋大師Sergey Karjakin,公開支持俄軍入侵烏克蘭。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FIDE),有權對這普京崇拜者禁賽6個月,令他沒法參加6月馬德里挑戰棋王的賽事。威尼斯雙年展也不與俄國玩了;反正那也不是什麼千錘百煉人類公認的藝術經典。然則因為俄軍屠殺烏克蘭百姓婦孺,大學就不該學習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嗎?
201年前,杜斯妥也夫斯基生於莫斯科。「我認為對人最好的界定,是兩腳站立而忘恩負義的造物。」杜氏悲天憫人,思想深刻,其名著《白夜》、《卡拉馬佐夫兄弟》,都是歐美影迷津津樂道的。3月份,米蘭Bicocca大學教授Paolo Nori,在個人社交賬號抗議校方取消了他四節課,因為講的正是《罪與罰》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校方給他的信中說「親愛的教授,副校長決定取消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課,目的是避免內部一切形式爭議,尤其於此緊張局勢」。女校長要他加入烏克蘭文學課,可教授根本不是專家呀!
還是佛羅倫斯市長,沒被狂熱極端燒殘腦。去歲12月,城市矗立一尊雕像,紀念杜氏誕辰200年。市長阻止推倒雕像:「別混淆了,這是一個獨裁者及其政府的瘋狂戰爭,不是人民對另一方人民的戰爭。」無獨有偶,法國西部旺代省教師工會,也高喊取消一間以諾貝爾獎作家亞歷山大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命名的初中,代之以一個烏克蘭無政府主義者Voline。
極左愚昧教師不得逞。南部城市土倫(Toulon)的俄羅斯經典《鋼琴之夜》,4月如常舉行。新上任巴黎愛樂音樂廳主任,只不過把4月本應指揮的俄國明星Valery Gergiev,換了荷蘭人。「偉大作品屬於人類世界遺產。」這是文明理性的歐洲,依戀俄國文學芭蕾。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