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
上周到牛津新學院New College參加3月份的Developing a Christian Mind會議,早上跟組員到小聖堂崇拜,大家走到Front Quadrangle時突然停下腳步讚嘆:「這棵玉蘭花樹真漂亮!」我們都不是遊客,但英國人難掩Spring has sprung的喜悅,看到牛津學院的美景,仍不禁拿出手機以不同角度來拍照留念。
我不太懂花草植物的品種,看到粉紅色和白色的花球,只想到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內Avenue Gardens的櫻花大道;著名的Kew Gardens和Greenwich Park也有不同品種的櫻花。英國雖然還沒有特定「花見」(Hanami)賞櫻活動,或者專門預測櫻花盛開的「櫻前線」網站,但我很好奇這些櫻花從哪裏來,於是找到管理倫敦和英國皇室公園的團體Royal Parks報告。原來英國和日本政府在2019年達成了交流協議,其中一個展示日本文化的項目名為Sakura Cherry Tree Project,由日本贈送千多棵櫻花樹給英國,分布於各大城市400家學校和160個景點。最初的植樹儀式在攝政公園舉行,然後延伸到Richmond Park、Bushy Park、St James's Park三個皇室公園種植。
日本政府別有心思,按照開花時序、顏色形狀和象徵意義捐出了3類櫻花品種,包括氣味芬芳的紅豐櫻(Beni-yutaka),能綻放出淺心形的粉紅色花朵,很溫柔。另外有江戶時代末期開始培植的吉野櫻(Somei-yoshino),它的葉子長出前會盛開淡淡紅色的五瓣白花,給人十分高貴的感覺。還有太白櫻(Taihaku),它曾在日本瀕臨絕種,多虧二十世紀園藝學家Collingwood Ingram重新把它在英國培植,1932年才帶回日本,這段故事記載於'Cherry' Ingram: The Englishman Who Saved Japans Blossoms一書。所以我們得以置身於日本花海的童話景象並非偶然,疫症爆發前憧憬的美好,今天便有收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用力,有時未必最有用…… |
上一篇: | 春雨綿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