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17日

陳頌紅 麗都美識

與歲數不符的喜和哀

剛升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天跟媽媽在街上遇到那類一年頂多只見一次的長輩。長輩捏捏我臉頰,看着長得很矮小的我,問媽媽:「孩子上小一了沒有?」我不忿,挺起胸膛搶答:「三年級了。」

十一歲拿兒童身份證那年,隨爸爸去他公司的春茗,爸爸的同事看到我,隨口問:「你八歲還是九歲?」我自豪地宣布:「十一歲,剛拿了身份證。」

到了十六歲,如果聽到有人叫我「兒童」,會很反感。心想,十六歲不是兒童,是會暗戀男孩,會聽情歌,會寫情書的少女。

總之,二十歲前,只想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最怕人家「估細」歲數。

三十二歲那年,乘直通車去北京旅遊,火車上的查票員看看我的回鄉卡,再看看我,帶點驚訝地說:「你三十二歲?看起來像十八。」我笑得很開懷。如此一件小事,一直記到現在。

年前跟姊妹淘去一間素菜店吃晚飯,期間老闆過來打招呼。忘記大家聊到什麼話題,然後老闆說:「大家都至少四十幾歲,所以喜好應該差不多。」眾姊妹,包括我,本來掛在臉上的笑容,忽然有點牽強。老闆走開後,其中一個姊妹問:「乜我哋真係咁容易睇得出似四十幾咩?」整頓飯下來,大家都紛紛交流在電視、雜誌、網上看過的千奇百怪保養方法。真奇怪,明明確實是四十幾,但卻非常介意別人覺得自己「已經」四十幾。

有一個美國同學,愛玩一個殘忍的稱呼遊戲。她帶四歲女兒出來跟我們見面,在介紹時對女兒說:「你可以叫她『姐姐』、『姨姨』或『嬸嬸』。」然後很民主地由她女兒自己選擇。這時候氣氛就會變得很緊張。萬一「被成為」姨姨甚至嬸嬸,都認定女孩有眼無珠,沒家教,而且長大後肯定得罪人多,稱呼人少。明明所有人跟女孩媽媽是同輩,被叫姨姨很正常,偏偏,一聲與歲數不符的「姐姐」,最能逗得大家高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