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3日
從芝加哥移居倫敦,開始繳交倫敦地方政府稅(Council Tax),不過仍舊對 她的地方區議會這行政機構,沒有太深入的認識,最關心的只是每年要繳付多少真金白銀。
每個地方的區議會,根據物業價值、月租多少,釐定市民——不管是租客還是業主——要繳付的稅率。各地區稅率高低不一,整個大倫敦區有A至H稅階8個不同級別的稅制。
全職學生可以免繳,單身住客的稅單有25%折扣。租住過兩個單位,先後位於肯辛頓和鄰近的Chelsea,但兩地行政由同一個皇家區域(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 and Chelsea)管轄,全倫敦32個區域之中,只有3個屬「皇家」呢,另外兩個是Royal Borough of Kingston-Upon-Thames和Greenwich。
自由通行證
有時同一個區域內,可以由兩個不同的地方區議會管理,稅率稅制大相逕庭。特別是大倫敦外圍(Outer London)的區議會,譬如東面的Havering,鎮上一邊屬倫敦區,另一邊屬埃賽克斯郡Essex。
換言之,租住Havering某個地址,英國公民可以申請倫敦區議會為65歲以上的市民提供的自由通行證(Freedom Card),免費乘搭倫敦6個zone內的地下鐵路、火車和公共巴士。可是同一個鎮上另一地址,住客就變作埃賽克斯郡的市民,失去了享受免費交通工具的特權。
大家應該早就聽聞倫敦公共交通收費高昂,沒有自由通行證,令我這種常常喜歡到處去的人,損失慘重。這亦是我最終決定,由薩里郡搬返倫敦的原因。
現在每天起碼花數個小時在租屋的網站上流連,主要看大倫敦外圍各地區,有什麼符合自己經濟能力的房子出租,然後逐間細看房子的面積、裝修、一間還是兩間睡房、一個抑或兩個洗手間浴室、家具是全包還是只包主要的餐枱、沙發、睡床。
理想與現實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看看房子外面的實際環境,網站稱之謂「街景」(Street View)。最理想當然是希望踏出大廈或房子門外,5至10分鐘就可以走到High Street,街上有鮮肉店、賣海產的魚市場、賣芝士美食的Deli、花舖、乾洗、文具,最好還有一家獨立葡萄酒商店。
這當然是癡人說夢話,現實是在我月租預算範圍內的房子,大多都是倫敦外圍的新區域,那種在高速公路旁邊的新建築,設計像北美、香港的摩登大廈多過歐洲,如果大廈是新落成建築,裝修的確美輪美奐,但是單位面積狹窄,雖然公用地方與設施齊備,通常有24小時禮賓部、健身運動場、居民俱樂部、電影放映室、天台花園等,應有盡有,就是所在地欠缺小村鎮味道,也沒有靈魂。
不似內倫敦(Inner London),每一區或純樸或豪華,充滿少數民族或者大英帝國色彩,總之各領風騷,簡單地說就是傳統的倫敦。市中心不是酒店林立、滿是購物娛樂場所的遊客聚散地,像Oxford Street、West End、Mayfair等,就是塞滿維多利亞大宅改裝成豪宅的富貴區。
內倫敦只有12個區,其餘30區都在大倫敦的外圍,我這等上年紀的、半退休狀態的非專業人士,當然只有能力租住大倫敦外圍的房子了。
要認真考慮選擇倫敦哪一個區做居所,租金之外,最主要是看你在能力負擔範圍內,想追求的是什麼。
地產經紀不會推銷某個區是Inner或者Outer London作為賣點,比較重要的,除了是那個地方的稅率(倫敦西南面的Wandsworth Council是整個倫敦地區稅率最低的。)就是地點,房子位處泰晤士河以北抑或以南。英格蘭以北地區如Lancashire、Northumberland,遠比南方的薩里、根德郡等貧瘠、發展緩慢。
但是泰晤士河以南的倫敦,原本是勞工、有色人種和移民地區,過了河的倫敦才是財富和文化中心。
(待續)
撰文 : 劉群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聖母醫院原址重建 加強日間醫療及非急症住院服務 |
上一篇: | 必備之物 |